肖路一向注重自己的外表,因为坚持运动的关系,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5-6岁。
江若华没有回答,将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拿上照片就要离开:“我先走了。”
张奇站起来:“我送你吧。”
“不用了。”
她叫了一辆网约车,家里的车是肖路开着,她虽然有驾照,但肖路却不给她买车。
她把车窗打开,10月的江州还是热浪袭人,虽然车里开着冷气,但她却觉得需要开窗透气。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落日在若华脸上镀上一层金光,城市的风夹带着汽车尾气拂过她的脸颊,她解开头发,任它们在风中飞扬。
她第一次觉得自由,也觉得十分沉重。
肖路的出轨的端倪已经有段时间了,刚开始产生怀疑的时候,她极为紧张。毕竟,她已经多年不上班了。
结婚十几年,她只是断断续续上过两三年的班,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家务和带娃中度过的。
作为80年代初的这代人,若华算是早婚一族,大学毕业半年,就结婚了,她嫁给了自己的师兄,比她大5岁的肖路。
彼时其他同学正在为租房搬家苦恼,若华已经住在肖路买的房子里。
那时候正是外贸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肖路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经常出国出差,同学们都羡慕她,老公年轻有为,自己清秀漂亮,郎才女貌,引起多少人的嫉羡。
可大家看到的只是外在的光鲜,谁能看到真实的一地鸡毛呢?
谈聘礼时,准婆婆就以各种借口克扣聘金,那时候就惹得若华父母大为光火,若华也很生气,两家闹得十分不愉快。
但肖路对若华说,自己的父亲已经没了,母亲拉扯他长大不容易,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让母亲为难。将来的日子都是两个人过,聘礼多还是少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将来他对她好。
若华一听就心软了。再一想,肖路说的也有理,反正都是两个人过日子,多和少都是自己的,太计较就寒了他的心。
于是有些聘礼肖路家做不到的,她瞒着妈妈自己贴上了。有些金器少了,她劝母亲不要计较,她也不喜欢带这些东西。
若华就想着息事宁人,把婚礼办完了就好。
妈妈叹了口气,女生外向,她还能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由她吧。
结果,结婚那天还是出了幺蛾子,让一家人都不痛快。
本来说好的接亲时六辆婚车却只来了四辆,若华母亲一看脸就拉长了,问肖路怎么回事。肖路说,一辆车子临时出了状况,为了凑个双数,只能让另一辆别来了。
这话说得若华父母一时无法反驳。可在收聘礼的时候,发现又短了些东西,若华妈待要发作,又碍于满堂宾客,只能把若华拉到一边,给她看了清单。
若华心里也不自在起来,之前许多事她都担待下来了,她也和肖路事前说好的,东西不能再少了,可到了这个时候却又出这么些状况,便问肖路怎么回事。
肖路一看脸就拉长了,这我妈办的事,我又怎么会知道,现在抓这些细枝末节的做什么,有什么事回头再说,你们家这么搞,这婚礼还办不办了?
若华看着在家里凑趣的亲戚,怎么也拉不下脸,只能先咽下这口气,把婚礼办了再说。
整个婚礼她的胸口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硬邦邦地称胸襟,看着婆婆那张脸,怎么都不想叫妈。
人生最重要的日子,从订婚开始她就闹心不已。要不是怕亲戚朋友看笑话,她真想不结婚算了。
原以为办完婚礼就好了,谁知,婚后糟心的日子才正式开启。
结婚没多久她就怀孕了,肖路便要她辞去工作,说是为了宝宝健康成长,让她在家安心养胎,有他养家就好。
那时候肖路正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收入不错,就是工作繁忙,经常不着家。若华从怀孕开始就孕吐反应严重,想着肖路的话也有道理,便辞了国企的工作,在家养胎。
辞职时,经理十分惋惜:“若华啊,女人还是独立一些比较好,你将来要再找这么好的单位就难了。”
若华也不想辞职,但想着自己还年轻,也对自己有信心。生完孩子给婆婆带,自己再找工作也不迟。
如果她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一定不会辞职。多年后,她无数次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不迭。
生产那天,婆婆在医院等了半天,一看护士抱出来的是个女孩,便笑着对若华妈妈说:“生个女孩要这么半天,我那时候生肖路,头尾还不到俩小时,现在的女孩子还真是娇气,比不得我们当年。”
说着斜眼瞟着亲家母,若华妈脸绷得比弦还紧:“也就是你,像母鸡生个鸡蛋似的容易,哪个女人头胎不都是这么生的?”
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婆婆说头晕,大概是低血糖犯了,得休息一下,便回家去了。这一去,便彻底病倒了,再也没有去医院。等到若华出院时,婆婆病得更严重了,连床都起不来。
事已至此,若华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从医院到月子,都是妈妈照顾的,肖路也就在医院照顾了若华两天,便给了丈母娘8000块钱,说是公司紧急让他回去开会,第二天便出差去了。
月子里,女儿得了新生儿肺炎,若华得了乳腺炎,折腾得死去活来,妈妈照顾若华母女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爸爸也是连轴转,可肖路因为孩子生病,在电话里和她大吵一架。
回想起这些事,若华只觉得整个心像在油锅里滚过一般。
4
现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
让他和他妈见鬼去吧!若华咬牙切齿对自己说。
到了家,还要去接女儿。一晃女儿已经13岁了,刚上初一,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若华的精心养育下,也出落成漂亮的少女了。
如果说离婚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就是女儿了。
想到孩子,若华的肚子就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孩子自然是要跟着她的,但现在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怎么养孩子?为今之计,要先有个工作,再计划怎么离婚,争取财产。
可事情到底怎么做,她却没有半点头绪。
先不管它,一步一步来。她对自己说。
和女儿吃饭的时候,若华突然问了一句:“伊一,如果妈妈和你爸离婚,你怎么看?”
女儿狐疑地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你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
“开玩笑啦,就是想知道,你怎么看。”
“你们要是离了,我跟你。”
“为什么?”
“爸爸基本不着家啊,跟着他,我得喝西北风。”
女儿出生后,肖路一直在国外出差,电话都打不通,偶尔打通了,两人没说几句就吵起来。
出了月子,肖路就要求若华搬回去住,说是婆婆想孩子了。若华不愿意,月子里都没有照顾她,这会儿想看孩子就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