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判得很快,也重,足足十五年。
一家子人没钱没人脉,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陈国富就被关进去了。
这年头,偷东西,尤其是偷国营水泥厂的水泥,罪可不小。
最关键的是,在这个唾沫都能淹死人的年代,“劳改犯”三个字,简直是一座大山,压在了陈家所有人的身上。
陈国富一共三个孩子,大姐陈秀芬二十三岁的年纪,好不容易找了个镇子里的对象,因为这事儿也黄了。
每天在家里头哭得眼睛都肿了。
小弟陈满河才十四岁,半大不小,不懂事儿,家里被人指着鼻子骂,他也叉着腰骂回去,天不怕地不怕。
可到了陈满江这儿,完全就是另一个光景。
二十岁的少年,意气正盛,也是陈家最聪明的一个。
虽然家里穷,上学晚,但是陈满江极其聪明。
一路以全村第一去镇子里念了初中,又以第一名的成绩直接上了县一中。
连校长都知道他,是个念书的好苗子,没出这事儿之前,他年年都是学生里头的佼佼者。
少年意气风发,贫穷铸傲骨,他一直认为能够凭着读书这条路子能鱼跃龙门,改变命运。
直到他爹陈国富出了事儿。
八三年,正是最严的时候。
事儿一出,村子里头集体孤立了陈国富家,连带着隔壁院子的亲兄弟私下里都劝他妈张满月带着孩子搬出陈家村避风头嫌晦气,更何谈别人?
县一中知道这事儿后,班主任赵龙实明里暗里找了陈满江几次,后来直接就说陈满江是个劳改犯的儿子,耽误全班人学习。
那一日,他的脊梁骨和骄傲彻底碎了。
陈满江满腔怒火却无处发泄,回来后委屈又悲愤,于是和母亲张满月大吵了一架,埋怨父亲陈国富做出这么丢脸的事儿。连带着自己和全家人都跟着倒霉,之后扭头就直接拎着自己的东西就搬了出来。
大河边的这一间屋子是老陈家的牛棚,早些年知青下放,就住在这里,后来陆陆续续知青回城,剩下的几个不回城的知青也找到了去处,这里就空了下来。
陈满江的记忆里,他一个人自暴自弃的在牛棚里住了一个月,之后远走高飞离开了陈家村。
再往后的二十年,少年的棱角被磨平。
他捡过垃圾,工地里搬过砖拧过钢筋,最后跟着人潮下海经了商,终于挣到了一点钱。
他结了婚又离了婚,时间也让他终于理智成熟了起来。
陈满江终于想明白,实际上他一家人,谁都对得起自己。
不过是他太钻牛角尖,接受不了现实罢了。
当年家里头穷得叮当响,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屈指可数,那年下大雪,家里头存的红薯全都被冻坏了,临近开春,一家人饿得勒紧裤腰带,喝水充饥。
可即便如此,他爹陈国富还是咬咬牙,戴着斗笠顶着大雪,走了十几里山路去了隔壁村,找人借了五元钱给陈满江做学费。
母亲张满月也是最疼他的。
家里头每次交了公粮能匀出点儿粮食来了,第一口精细粮,不管是白面馒头还是香喷喷的大米饭,她总是拿着碗给他装第一口,上面悄悄撒了白糖,笑着催他赶紧吃了。
大姐陈秀芬的手工是整个陈家村最好的。
得了最珍贵的涤纶布料,第一时间就熬夜给他做了一套新衣裤。
她笑着拿着尺子,在昏暗的烛火下照着陈满江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