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钱”张大志说。
“一定看好孩子,勤摸着点”张大志再次嘱咐。
张大远三口出了门,守枝还说,“小叔家里的饭好吃,我们什么时候再来他家吃饭?”过几天就来,张大远哄着孩子。
二哥三十五的人看着像五十的,两口子天天这么干,家里三个小子,日子也不好过。
老二两口子也明事理,就没问工作的事。
张守枝回到家里对两个哥哥说起自己在小叔家吃有饭,一整碗的白面疙瘩,里面还有香油,两个哥哥羡慕坏了,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这样自己也能在小叔家吃顿好饭。
“老四比爹的医术高了”张大远媳妇说。
“肯定比爹厉害,爹没有药片,小孩子喝草药肯定没有吃药片好的快, 我小时怎么学也学不会,老三是聪明不学,大哥干活没空学我们好好干活,让这三小子,好好上学,多识字,多长见识,比啥都强,你去上工了,你看着点孩子。”张大远说完走了出去。
张大亮的家里,张守安两口子正在收拾东西,衣服、被褥、炊具、碗筷,两人的嘴是合不拢了,没想到这么快,也没想到小叔城里会有房子,还借给他们住。和父亲说了会话,张大志出了门,来到张在海家里。
“大哥,周一我们进城一趟,那个事怎么样了?”
“我们商量了,买两个差一点的,让宗德和宗敏都去,你说煤站怎么样?”张大海问。
“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在城里生活,到时问王主任吧,到周一,我们吃早饭就走,守安两口子也去,在城里王主任给找了房,守安也安排了,到时他们去了就不回来了。”
“守安也安排了,那个单位?”张大海问。
“机械厂”张大志伸了一个指头。
“这么贵?”张大海吃了一惊。
“我大哥起老二去了,怕老大多想,让我给问了这一个,就办了,这下好了,家底空了,他还借了不少。”张大志说。
“大志,别怕花钱,我们办的是正事,改变的是后代的命运,没钱了,孩子们大了还会挣。”张大海开导他。
“到周一,你和大嫂到我家,我们一起走。”张大志说完回家了。
到了下午守枝和他娘来了“老四,还多少有点热,你看看。”
张大志试了试,三十七度多上点,没有抗药性的时代,抗生素真是管用。
又给守枝吃了消炎药,开了两副中药,明天再巩固下,没有问题了。
“老四,守安两个人在干嘛?我刚才从大哥家门口走,两个人在收拾东西”二嫂问。
“后天进城上班,这不等不了,非得今天收拾”早晚别人也会知道,张大志也不打算瞒别人。
“守安也招工了,真是好”二嫂满是羡慕。“我和他们去帮忙,”便去张大亮家和守安两口子一起忙起来。
张守枝也去帮忙拿这个拿那个,忙的不亦乐乎。
父亲搬家后,大家还没在一起吃饭,今天兄弟四人全家一起吃个饭吧。
看了看天色,做饭吧。拿出了前几天打的黄羊肉,加上野山药,让大哥炖了满满一大锅。蒸上了玉米窝头。
“守安,去把你二叔和三叔全家都叫来,今晚都在你家吃。”张大志对大侄子说。
守安起身去叫人了。
不一会,张大明两口子带着两姑娘来了,看着两个孩子像豆芽菜似的,心疼的不得了。
“桃花,上学学的什么?”
“老师教我识字,我一天学了五个字”桃花刚上了一天学,今年七岁。
“五个字,这么厉害,能给小叔写写不,写到地下就行?”张大志说道。
“我不会写,只会认,到明天就会写了”桃花说。
“那也行,以后学多了,也教我写”。张大志逗孩子。
张大远带着两个儿子也来了,守平和杏花也放学了。家里拥挤起来,小孩子就有七个了,热闹的很。
“大哥,有事?”张大远问。
“这不守安到周一要进城上班,就在那安家了,以后回来的就少了,他媳妇也怀孕了,趁着大家都在,一起聚一下,大家上次人这么全,还是守枝过生日时,都几年了。今天老四拿了肉来,爹搬到我家还没一起吃个饭”张大亮说。
“守安也进城了”张大明心里酸的难受,看了看了自己的老父亲,第一次萌生了想好好学的念头。
这么香,什么肉,迅速把他想学习的想法打败了,自己是多久没吃肉了。
肉越来越香,孩子们也都不说话了,等着吃饭。
吃吧,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看着孩子们呼啦呼啦的吃,心想如果有开吃播,肯定涨粉不少,吃的太香了。
吃过饭,孩子们开始玩耍,大人们坐在一起说话。天黑了,大家散去。
“守安,明天一早,你去给你奶上个坟吧,和她说一下,你去工作的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张老三对守安说。
听到父亲的话,张大志的心里还是有些难受,母亲最疼的就是自己,其次才是守安。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