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你不知道现在进城招工多难吧,人家让荷花、守全进城人情就还完了。你们两个一年加起来能顶一个人上工不?大海哥不好说你,你就不能好好干一件事吗,你家豆花和桃花多大了,为什么不让她们去上学”
“女娃浪费那钱干啥?”三弟媳妇嘟囔。
“女娃就不是你生的?你也是女人,你是文盲很光彩吗?不识字、不识数只能种地,你知道不?当不了工人,更当了售货员”张大志对张大明夫妻一通大骂。
“家里没钱,交不上书钱”张大明说。
“回头我和大海哥说,这两个孩子的书钱我出了,从我的工分里扣,直接交到学校里面,你要再不让她们去,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收拾谁?谁惹你了”说话间张大海夫妻来了。进来后看到了张大明夫妇。
“大明,又惹你你弟弟生气了,你也三十了,不是个小孩子了,得和大人一样行事”张大海也不问为什么,肯定是张大明的不对。
“啥事?”张大海问。
“三哥家里没钱,豆花和桃花上不了学,我正想和你说,大哥,那两个孩子的书钱,你从我工分里直接划到学校,我给出了,他要是再不让孩子上学,你可得收拾他。”
“行,不光我收拾他,我三叔也得收拾他,娃不识字能有啥出息,让她当售货员,他会算账吗?”
张大海说的话又刺痛了张大明,能不能不提售货员的事了,他在心里大喊。
“我去准备下,明天就让她们去。”张大明夫妇快步走了。
“我三哥是没法子了。”张大志对张大海说。
“大明被三叔宠坏了,大明人不坏,就是懒,你说咋办?”
“不说他了,你去城里了,孩子们怎么样”大嫂问道。
“去看了,好的很,同事们也很好,枣花卖电灯、电线什么的,荷花卖的是暖瓶、脸盆,都不累,吃的也好,不过没看见守全,和赵师傅出去了。”张大志回答。
“小子,有什么好看的,闺女这一出去,我是放不下心,你说过两天我去看看行不?”大嫂说。
“行,过两天再进城我带着你。”
“大哥,有这么个事,我的给你说说。”张大志和张大海说起了工作岗位的事,钳工就没说,自己也没和自己二哥张大远、三哥张大明说,他们家里没钱也办不了,自己也不能帮,帮了一个,还一个,还有两个妹妹,亲戚里只有张大海家里能买的起。
张大海三个儿子,都不小了,在家有两个,老三在外面当兵留到部队了,能寄钱来。孙子、孙女长大的也有三四个了。
这个我得好好想想,办不好给家里找事,老大守成家的宗德19了,春华也17了;老二家宗敏也18了。让谁去,不让谁去?
“大哥,你好好想吧,想好了和我说一声,我过个四五天到城里去,到时我带大嫂一起去。”
张大海夫妻坐了一会也走了,回到自己家里开始清点家底,家里一千二百元,还是多亏老三寄钱回家,拿出一千来给孩子们找工作,买一个多了,买两个不够。
开会。
张大海把大儿子两口、二儿子两口叫到家里开会商量。
枣花进城当了售货员两个儿媳心里酸了一阵,不过是公公救人挣的,枣花是老生闺女,倍受父母宠爱,又是只能是女孩子能做的售货员,也都没说啥。
开会,听公公说城里有工作,现在能想办法,并且男女都能干,心里那可是长了草了。
张大海又说“我跟你大志叔救了领导,人家报答我们,让荷花、枣花进了城,又留下了守全,虽然他现在是临时工,毕竟也是进了城。多少对我有点过意不去,这不托人和我说别的单位有名额,不过得花钱买,我问了好点要八百,差点的也得六七百,我和你娘没本事,不能给每个孙子、孙女安排,我们把老三这些年寄来钱的钱都拿出来了,有一千,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
“爹,有两个名额不?”说话的是大儿媳妇李莲。
“怎么?”张大海发现这大儿媳不简单。
“爹,我是这么想的,你和我娘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了,我和老二他们再想想办法凑点,买两个便宜点的,让宗德和宗敏都去,兄弟两个在城里也有个照应。”
张大海看了一眼老二守礼两口子。“大嫂说的对,我们也想想办法。”二儿媳赶紧说。
“那行,一家我出五百,剩下的你们想办法,先别和孩子们说,传出去就办不了了。”张大海一脸严肃的看着儿子们。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