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大雪纷飞的冬天,大地披上了雪白的银装,整个世界给人的感觉十分的萧条。
四九城外,30公里的房山,一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里面,微弱的灯光照射着一家十口。
蜡黄的灯光让人勉强分辨出这是三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六个子女。
房间的土炕上面,两个妇女一个少女在拉着鞋底,还有两个姑娘已经十多岁了,在旁边学习着。
不过黝黑皮肤,凌乱的头发,浑身上下不合适的单薄棉衣都是补丁。
最为严肃的当属家中的老爷子们。
老爷子低着头抽着旱烟,家中的顶梁柱则是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赵建国,赵建设,赵得柱的两个儿子,赵建业两人的堂弟,收养在赵家。
赵建国今年21岁,小学毕业,是家里面的老大,为人忠厚老实,虽然不是那种五大三粗之辈,但是在地里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赵建设,今年18岁,初中毕业,家中的老三,活泼开朗,十分的机灵,一米八三的身高也在村子里面也是出类拔萃的俊秀才。
地里的庄稼把式也是样样不差。
只是今天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迎来了一丝的转机。
赵大海,赵得柱的父亲,赵建设,赵建国的爷爷,建国之前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只不过大儿子赵得梁长大之后去了四九城闯荡,运气不错遇到城里的厂子招工,成为里面的一个工人,正式成为了城里人。
只不过昨天城里传来了噩耗,赵建设的大伯牺牲了。
大伯赵得梁这辈子结婚了两次,只不过自己这个伯母都是死于难产,所以这辈子大伯也没有一个后人。
亲人也就只有自己爷爷这边了。
城里来信,赵建设的大伯是在一场抓捕间谍的活动当中牺牲的,属于英雄,上面给了一些奖励,并且保留工位。
所以现在赵建设家中会有一个人去城里面当工人,变成城里人。
而这个人选就在赵建设和赵建国之间产生。
虽然说他们一大家子都可以进城,但是大伯当年也无儿无女,哪怕结婚也只是两个人,所以也就只有一间房。
根据赵建设的了解,那间房子也就只有30多平米,也就后世出租方那么大。
房间住一个两个人还行,一大家子可不行,而且工位只有一个,进入厂子是从学徒工开始,工资也就只有14元。
这么点的工资养活一个人绰绰有余,养活两个人勉勉强强,但是养活三个人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一家八口怎么可能。
而且地里面的活赵得柱也舍不得,需要有人在家忙活。
所以这个工作只能让赵建国,赵建设其中的一个去。
但是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让谁去都不合适。
毕竟成为城里人,到厂子里面工作,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也不需要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而且要是干的好,工种等级提升上去了,一个月赚的可能就是他们这些庄稼汉一年赚的了。
那是农村人人都羡慕的生活啊。
今天晚上兄弟二人就是商量着谁去谁留下。
“老大老三,你们想好了没有?”
“谁去谁留下。”
赵建设听着直接抬头说道:“让大哥去吧,我留下。”
赵建设的话音刚落,老大赵建国同样开口说道:“让老三去吧。”
“家里面地里的活离了我干不了。”
“而且老三比我聪明,比我有文化,去了城里面工作以后赚的肯定比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