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疑问
不过短短数月的工夫,原本荒凉贫瘠了千年的横天岭竟已然生出了绿茵。
郁郁葱葱的嫩草铺陈在高矮不一的山峰之间,于微风中轻轻摇曳,绽放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曾经用来放置黎魑棺材的那块大石头依旧静静地卧在飞天峰顶,在风雨的侵蚀和时光的流逝中,默默地记录着时间与空间的变迁。
再次置身于此地,黎魑的心境却早已不复当初。
刚刚醒过来的时候,他心中有对重生的喜悦和好奇,有对聚云宗的恐惧,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而此时此刻,他却只会想起那个为了复活自己,隐忍不屈屠尽聚云宗嫡系,而后又不停到处奔波,苦守在山下十余载,最终被血竭之症折磨的面目全非的少年。
那个将他放在心中至上之地,看起来一点也不靠谱,却誓死也要护佑在他身前的胖子。
那个他唯一的血亲,小阿星。
曾暮寒不太理解他小师弟为什么一言不发的盯着一块大石头看,而且面色还有些沉重,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胡地却是知道黎魑在想什么。
他走过去,轻声安慰了几句,而后又道:“逝者已矣,你也不必太过于伤感,毕竟,齐落星所做的一切不过就是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带着他的期望好好活着。所以,你总不能让死去的人失望,对吧?!”
“我明白。”黎魑将不知道何时跳上大石头、正嗅来嗅去的毛球抱起来,戳着它脑袋上的两个小角,说道:“我只是遗憾自己醒来的太晚。”
若是能早一些醒过来,早一些知道卫离的真实身份,即便后来发生的事无法改变,但至少,他能再多陪阿星一段时日。
见黎魑情绪还是低落,胡地想到什么,突然眉头一挑,嚷嚷:“哎呀呀!不如你们明月间再设一个驻点吧?!地点就选在这飞天峰怎么样?!”
“那怎么行?!”黎魑虽然觉得有些心动,但他也明白此举有些不妥。
天清观驻点才报备到联盟总部不过十几天,灵域最新的各宗分布图也刚刚才发下来,他们明月间就又要增加一处。且不说这里一切都要重建,花费巨大,就光说接连增加驻点这件事,就很容易引起其他宗门的不满。
虽然明月间有钱有实力有心胸,并不在意外界的各种流言蜚语,但是,他总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就让整个宗门都被人诟病。
所以,这种损人利己的事,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的。而且,飞天峰又不会长腿跑了,只要日后有出门的机会,自己能顺路过来这里看看就好。
他正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就见刚刚还蹲在地上扒草坪的古川林突然起身,说:“其实,我也认为设立驻点可行。”
“你怎么也跟着他一起发疯?!”黎魑也顾不得去想古川林为什么一落地就开始扒草坪,他只是不赞同的拧眉:“且不说咱们明月间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说接连设置驻点这件事,你让其他宗门的人怎么看?!”
古川林神色自若,但却语出惊人:“我所说的设置驻点,并不单单指飞天峰。”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是整个横天岭。”
“……?!”
这回不止黎魑,就连胡地和曾暮寒都惊住了。
横天岭现余三十九座山峰,横跨朔、蕲、回三州,绵延几千里。若是某个宗门单单只占据其中一峰设置驻点,那倒也不会引起多大的骚动,可要想把整个横天岭都收入囊中,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胡地这个人爱好执着且单一,一向不怎么在这种弯弯绕绕的事情上用心。不过,见古川林面色泰然,知道这人心中定然是有了主意,于是,他一手拉着曾暮寒,一手拉着黎魑,到大石头上坐下,然后才开口问:“要不,你展开说说?!”
然而,古川林却只回了他三个字:“葬海舟。”
“葬海舟?!”又是葬海舟?!
黎魑摸着下巴仔细思索了片刻,想来想去,他也发现,葬海舟确实是能够拿下整个横天岭的最优选择。
横天岭的复苏眼看着不过就是百十年的工夫,占据横天岭就等于同时插足朔、蕲、回三州。与其等到那时再去与其他宗门互相争抢,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重建横天岭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雄厚的财力,而这一点,也就只有三个一级宗门能够做到。
廿九岳已经于三十年前接手聚云宗,建立了江州分部,所以,近百年都不适宜再去占据其他领域。
明月间虽然未设分部,也未曾接手什么大型势力,但其驻点却是所有宗门当中最多的,消息也最为灵通。
而葬海舟却是一直居于极幽海上,也从未在大陆上设置过任何一处分部或驻点,所以,即便是想要占据整个横天岭,也不会有其他宗门提出什么异议。
胡地似乎也发现了其中的关窍,掏出扇子拼命摇了几下,“葬海舟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她们一向孤傲清高,又只喜欢有水的地方,不知道愿不愿意接下此处。”
古川林:“我会让她们接下的。”
黎魑见古川林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伸出手指摩挲着腕上那串葬海舟出品的红珊瑚手串,在心里暗想:这人肯定与葬海舟有奸情。
此刻,明月间首席大弟子曾暮寒是懵逼的。
虽然知道他小师弟是在飞天峰顶醒过来的,但是,他很不理解怎么就发展到要让葬海舟收了横天岭的地步。
他捋不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也跟不上身边这三个人的思路,只觉得脑袋越来越大,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若是再没有人帮他理顺出其中的真意,他可能就要抑郁了。
于是,将紧紧捏住的拳头松开,曾暮寒终于下定决心开了口:“我有疑问。”
“看出来了。”胡地瞥了他一眼,摇摇扇子,“毕竟,你知道的越少,疑问自然就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