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请讲,下官定知无不言。”
“刚刚进城之时我见守城官在征收入城费,按人头算,一人50个铜钱。”
还未等刘玉说完,高进就义愤填膺的说道:“这帮不长眼的杀才,收钱竟然收到大人您头上了,您放心,下官一定严惩此人。”
刘玉摇了摇头说道:“不知者无罪,我说的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征收商贾的入城税我倒还能理解。
毕竟商贾赚的多些,可那些平头百姓一月才赚多少铜板,长此以往怕是不太合适吧。”
高进略显为难的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都是前任县令定的规矩,下官也是按规矩办事。”
“嗯,且不说这个是谁定的,收上来的钱呢,钱到了何处?可曾登记造册?”
听刘玉问起这个,高进刚准备说话,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击鼓声。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快步跑了进来,看着刘玉两人说道:“大人,外面有人报案。”
“懂不懂规矩,没看到我正与县令大人商谈要事,让他们散去吧,明日再来。”高进皱着眉头呵斥道。
正当那衙役准备转身离去之时,刘玉起身说道:“本官今日既然到这阳谷县了,那就是阳谷县的父母官。
既然有人申冤,自然不能不受理,你去把人带到公堂之上,本官马上就到。”衙役闻言点了点头转身便跑了出去。
“大人,无非就是些营营苟苟的小事罢了,您舟车劳顿,不如歇息一日,此等小事就交于下官吧。”
“多谢高大人好意,本官不累,且去看看再说。”
不大会儿功夫刘玉就身穿官服,头戴官帽,在高进的陪同下来到了公堂之上。
“见了本官你为何不跪?”放眼望去,此时堂下正跪着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
在那汉子旁边则是站着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
“大人,学生有功名在身,按照我大宋律法,可见官不跪。”书生微微一笑拱手说道。
这时一旁的高进凑到刘玉身旁低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人乃是城南的王秀才。
堂下跪着的是本县的郑屠户,在城东开了个猪肉铺子。”
刘玉点了点头朝堂下两人说道:“你二人谁是苦主啊?”
“请大人为小的做主啊。”这时台下的郑屠户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大声说道。
“就是你击鼓鸣冤的吧,那不知你有何冤屈啊。”
“大人,我要告这个王秀才偷我的银子。”
听郑屠户这么说,公堂内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均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秀才在古代可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像郑屠户这种,根本就没办法能与其相提并论。
所以当郑屠户说到王秀才偷他的钱时,众人自然是不相信的。
“大人,这郑屠户血口喷人,学生怎会偷他的钱呢。”一旁的王秀才一脸委屈的说道。
还不等刘玉说话,一旁的高进就大声呵斥道:“好你个郑屠户,往日你撒泼耍横倒也罢了。
如今竟然冤枉到王秀才头上了,来人啊,先给我打他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两旁手持水火棍站立的衙役闻言,瞬间走出两人,一把将郑屠户按倒在地上,扬起水火棍就准备开打。
“我不服,你们凭什么打我,明明就是他偷了我的钱。”郑屠户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嚷嚷着。
站在一旁的王秀才此时歪着头,看着被按倒在地上的郑屠户,脸上尽是戏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