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玉说的不明不白,石秀便也就不再多问,不过一旁的朱武倒是听懂了几分。
与此同时,冯饶这边,在董平的陪同下,两人刚到府衙。
董平就小声问道:“大人,那刘玉不过就是个无名小卒罢了,您为何对他如此关爱。”
冯饶闻言淡淡的看了董平一眼说道:“无名小卒?无名小卒第一次到东平府就敢把守门的官兵打了?
还是说你觉得是本官认人不明,昏了脑袋了?”
碰了个钉子的董平赶忙说道:“是小的说错了话,还望大人恕罪。”
“不该问的不要多问,你只要记住,那刘守心不是你能得罪的起的就行。”
“是是是,小的记住了。”董平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连连说道。
冯饶深深的看了董平一眼,摇了摇头径直朝后宅走去。
从董平拒绝前往阳谷县的那一刻,冯饶就对这个董平失望透顶。
像这种目光短浅之人,着实没有什么值得培养的必要。
第二天一早刘玉三人就骑马出城朝阳谷县赶去。
约莫到了中午时分,几人终于来到了阳谷县。
“阳谷县,终于到了。”
看着不远处城墙上刻着阳谷县这几个大字,刘玉笑呵呵的说道。
“兄弟,我有件事一直想问你。”这时一旁端坐在马上的石秀犹豫了一下问道。
“哥哥有话直说便是,咱们兄弟客气什么。”
“昨晚冯知府说要让董都监来阳谷县,兄弟你为何拒绝呢,我相信,只要你开口,知府大人一定会同意的。”
刘玉不答,扭头看着朱武说道:“哥哥,还是你来为石秀哥哥解释一二吧。”
知道刘玉这是在考教他,不过朱武心里也不虚,点了点头说道:“那董平的官职跟大人相差无几,且在东平府经营多年。
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凭大人这小小的县令,怕是指挥不动此人。
另外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董平在东平府做的风生水起,给他调到阳谷县来,又该安排怎样的官职。
若是有事,又该听谁的,如此莫不如直接不用省事。”
刘玉点头笑道:“朱大哥说的是,与其请来一尊菩萨,倒不如用自己人。”
话是这么说,其实刘玉最大的原因却是因为对董平此人印象不好。
水浒中作为梁山的降将,董平此时有勇无谋且残忍嗜杀。
像这种人刘玉压根儿就看不起,更不要说重用他了。
“走吧,咱们先去县衙。”
说罢刘玉拍马而行,朝城门口行去,石秀两人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守城的士卒见三人骑马过来,心中顿时大吃一惊。
要知道马可是稀罕物,宋朝地界并不产马。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纵然是一些劣等马,也不是寻常人能够买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