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这是何酒啊,为何如此辛辣。”
“大哥,这是小弟自己酿的酒,我将他起名叫神仙酿。怎样大哥,感觉这酒如何?”
“神仙酿,果然是名不虚传。开始的时候是有些不习惯。
不过口味却是回味无穷,没想到兄弟你还有这般本事,佩服。”李彦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不过是些小道罢了,不值一提,哥哥若是喜欢,等你回去时小弟多送你几坛。”
“如此甚好,说实话,我旁的爱好没有,就喜欢没事小酌几杯。
以往的时候倒还不觉得,如今喝了兄弟你这神仙酿,别的都太过于清淡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此时两人都有个几分醉意。
李彦半开玩笑的说道:“也就是兄弟你,若是换作旁人带哥哥我来妓院,哥哥非要他好看。”
听李彦这么说,刘玉不禁讪讪一笑,刚才着实是忘了这茬。
此时刘玉不由的想起了那句经典改编的诗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个太监逛青楼。
眼前这情况可不就是跟那句诗词相得益彰了嘛。
见刘玉有些不好意思,李彦摆了摆手笑道:“知道兄弟你没那个意思,我就是开个玩笑罢了,兄弟莫要当真。”
话音刚落,李彦若有所思的看着刘玉复又说道:“对了兄弟,不知你对书法上面的造诣如何?”
听到李彦问起这个,刘玉当即便想到了,当今圣上也是位书法大家,其惯用的瘦金体,纵然是放到后世,也称得上一绝。
宋徽宗虽然不算是个好皇帝,但绝对称得上是位合格的文人。
若他不是因为皇帝这个身份,也许就不是遗臭万年,而是名垂千史了,可谓是时也命也。
“尚可”刘玉斟酌了一下说道。
“兄弟,哥哥知你才学出众,有酒无诗岂不是遗憾,如此良辰美景,不如你作诗一首如何?”
“哥哥有命,小弟自当遵从。”说罢刘玉便让丫鬟拿来文房四宝放置于书桌之上。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刘玉拿起毛笔,心中思索该写些什么。
片刻后,刘玉心中便有了主意,于是乎提笔挥墨,刷刷刷的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片刻后一篇诗歌便映在宣纸之上,经过刚才李彦的提点,刘玉果断采用了瘦金体的笔法。
虽说不太专业,不过倒也有那么几分相似。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李彦自幼便净身进宫,在宋徽宗这位文人骚客身边待这么久,肚里的墨水自然也是有一些的。
待刘玉将笔放下后,便情不自禁的朗读出声来。
“好诗,好诗,兄弟,不知这诗可有名字?”
刘玉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就叫桃花庵歌吧。”对于自己这种剽窃行为丝毫没有半点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