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要提防敌人白天的飞机,志愿军过江的桥是修建在水面之下的。
这种岸桥虽然能躲过敌人飞机的侦察,但对志愿军战士们来说,这过江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了。
战士们需要脱下鞋子,挽起裤脚才能趟过去。
可这大冬天的裤脚,不是那么好挽起的,又因为是晚上行军,一个不小心,战士们就有可能落到江水中,导致浑身湿透。
虽然这一段的江水流速较缓,落入江水中,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这么冷的天,一旦湿透,想要将身上的衣服弄干也是一个极大的麻烦事。
甚至因此出现非战斗减员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大家走的时候,都是十分的小心。
忽然,一阵江风吹过。
突然起来的冷风,让杨威的牙齿都在不停打颤。
“小杨,搭着点我的肩膀,小心点,别走偏了。”
杨威前方的一个老战士不时回头看一眼后方,似乎是听到了杨威牙齿打颤的声音,便小声的对杨威说了一句。
“好的班长。”
杨威依旧没有矫情什么,他已经完成两次任务了,这两次任务下来,他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听话别逞强,好好照做,不拖后腿就是他前期能做到的最大贡献了,至于其他的,等熟悉下来以后,有能力了,再去做也来得及。
:“主播,你终于又开播了,这是哪?怎么在水里?”
:“楼上什么眼神啊!这还不明显吗?晚上,还是这么多人一起蹚水渡江,这不就是跨过鸭绿江嘛。”
:“主播,这次又是什么任务?看样子像是要打仗了。”
“嘶别问了,主播这会要看路,实在没时间回大家了,这个任务是战斗任务。
我当前的身份是38军114师342团一营一连一排的新兵,暂时的任务是渡过鸭绿江,并保存战斗力。
这会要是分心的话,玩意掉江里,主播这任务说不定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江风一直没停,反而有愈来愈大的趋势了,这让杨威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好在他的手这会搭在班长肩上,不然他真有可能被这风一吹,一个不小心栽到江里去。
所以他对于直播间,也仅仅只是意念随便回了一句。
(解释一下炊事员的事情吧,本来炊事员一卷的故事,我是打算放在第二卷的,故事真的很燃,算是爽点了,如果我第二卷写那个故事的话,数据绝对比现在好看。
可后面在找资料的时候,这位康庆禄英雄的资料,却只能在一些营销号文章中找到,在英烈网和立功名单中都没有找到。
按照那些营销号文章的说法,这位英雄是一等功的烈士,按理讲是可以查到的,但真没有。
可那些文章中,说的实在是有板有眼,而且在很多视频软件中,还有不少的博主讲过这位英雄。
在文章中,除了该烈士的资料查询不到外,其他提到的人,名字都能查询到,所以很难判定。
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他们所说的英雄出处,根据那篇文章的说法,这位英雄是114师唯一一个获得一等功的炊事员。
后来他的事迹,被114师出版的一本小册《不朽的人们》中记载了,章节名字叫做《烈士的枪声》。
这本书也是真的有,而且还让我买到了,是当年114师师部的余琳前辈编著的。
但这本书中间,并没有这一个章节,所以作者认为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可能是编的。
当然,我买的是2003年的新绘本,对于上世纪的老版书籍并没有找到,可能是新绘本上没有记载也难说。
如果谁有正规渠道的资料,可以留言告诉我一下,我是真想写这一段。
不过我主要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这位英雄的话,麻烦那些营销号以后别瞎编英雄事迹了,在立国之战的英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要编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