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赵晓妍和李孟氏一起把厨房整理干净,然后又烧一大锅热水放在那等会儿洗漱用。
一家人又坐在院子里聊天,孟锦年说道:“娘,我打算明天就出门了大概在元旦时候回来。我想把爹也接来你看可以吗?”
李孟氏说道:“你爹肯定不愿意来,我当初来时也让你爹一起过来你爹死活不愿意,说家里养的鸡,鸭,没有人照顾。而且下地干活多少挣点工分年底分粮时也能多分点。”
孟锦年知道自己爹的脾气,一辈子都是劳动,操心的命,在自己有记忆时就没见爹闲过。冬天没有农活时,爹经常上山逮野兔野鸡什么的,那时候人家吃不上荤菜他们家却能隔三差五地吃上荤菜。而且家里的柴也是爹在山上砍的,他们家的柴永远烧不完。
孟锦年也歇了让爹来县城的心思,其实娘在自己也很放心。娘的脾气自己是知道的,娘从来就是一个特别泼辣的人而且没理都能讲出三分理如果有理更是能把别人气的说不出话来!有娘在也不会有人敢欺负晓安,自己也放心在外面挣钱。
现在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早上都要穿一个薄的小棉袄出门了。
而且他们现在在县城他们睡得都是床而不是家里的炕,天冷把炕烧热睡着也挺暖和的。孟锦年知道晓安怕冷,决定在自己出门前买一些蜂窝煤回来再买三个烧蜂窝煤的炉子,每个房间放一个炉子天冷时可以烧蜂窝煤取暖这样也不会冷了。
孟锦年向来就是一个行动派,通过黑市朋友孟锦年认识一个专门倒卖蜂窝煤的商贩,每块蜂窝煤比市场贵5离钱但不要工业票还提供送货上门。
孟锦年一下就订购800个蜂窝煤,把商贩高兴坏了,这800个蜂窝煤都抵上半个月的销量,这么优质的大客户商贩直接给了优惠和市场价格一样,保证蜂窝煤耐烧没多少烟。
下午把蜂窝煤送过来时,周围邻居都围过来看,他们从来没见过有人买蜂窝煤一下子买的这么他们买蜂窝煤每次最多撑死也就买20个蜂窝煤。看来他们这新搬来的邻居确实挺豪的得搞好邻里关系,要知道天冷时蜂窝煤有多紧张,有钱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蜂窝煤,人家一下子能买这么多蜂窝煤肯定有背景!
这时邻居家的马婶子问李孟氏:“老姐妹,你们家这蜂窝煤在哪买的?”
李孟氏心想我也想知道呀,我要是知道说啥也不让买这么多蜂窝煤,这可都是钱。平日为了省钱做饭从来没用过厨房的炉子做饭都是用柴做饭。
李孟氏为了脸上的面子说道:“这是我儿子买的具体我也不知道。待会儿我帮你问问。”
马婶子说道:“好,好。”
商贩把蜂窝煤都卸下来堆在厨房里的角落好在厨房够大不然还真放不下这么多蜂窝煤。
商贩卸好蜂窝煤,李孟氏把洗手盆端过来让商贩洗洗手然后又给商贩倒了一杯茶叶水。这茶叶也是李孟氏从家里带过来的,他们那的茶叶泡水特别好喝有淡淡的茶香味回味无穷而且还有淡淡的甜味。买不起白糖时家里来客人就泡这个茶叶给客人喝口感很好。
商贩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这茶叶水真的很好喝。”
商贩放下手中的杯子问李孟氏:“婶子,这泡水的茶叶在哪里买得,我也想买点带回去泡水喝。”
李孟氏说道:“不是买得,是自己在山上采摘的,然后让村里炒茶的师傅帮忙炒的。每年清明节前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摘一些茶叶回来。”
商贩问道:“婶子,你家这种茶叶还有吗?我想买点回去。”
李孟氏说道:“还有。我这就到房间给你拿一些过来回家泡茶。”
李孟氏说完拿了一罐子茶叶递给商贩说道:“这茶叶都是咱们自家采摘的这茶叶不值啥钱你喜欢喝婶子就送给你喝。”
商贩接过李孟氏递给的茶叶,李孟氏虽说不要钱但是在结账时商贩也把茶叶按市场价估算出来直接从蜂窝煤里减掉。
蜂窝煤拿着钱准备离开时,李孟氏想起答应邻居马婶子的事,赶紧问道:“小伙子你这蜂窝煤是在哪里卖,我们邻居也想买。”
商贩说道:“在城西,想要买蜂窝煤的话到时候让锦年兄弟告诉我,我送货上门。”
李孟氏说道:“好,好。”
周围邻居也听到商贩说的这句话,大家瞬间觉得这孟家儿子真的不是一般人,你看谁家娶了媳妇还会送媳妇去学校读书而且听说读的还是咱们县城最好的一中。
周围邻居看孟锦年的眼睛都变了,有羡慕有嫉妒。
但是艳羡的人比较多,谁不想老了有这么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儿子?
孟锦年和李孟氏说了一会儿话后便和商贩一起出了院子。
孟锦年和商贩一起到了商贩的家,孟锦年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哥。我也想做你这个生意,你能带我入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