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光,是节假日前夕。
开完会,下了班,等候着顺风车来接。工作中的琐碎,暂时不必理会,家庭的里的温暖,即将到来。
七号晚上,等了许久。
坐在仓库里刷手机。
俊霞四点下班,赵泽梅六点多走了,只剩徐姐时不时进来看看。
九点左右,车才堪堪抵达。
开车的是一对小夫妻。
黑色奥迪,后排颇为宽敞。想睡会儿,却没多少睡意。看了一路短视频,迷迷糊糊,凌晨到的家。
父亲给开的门。
我匆匆上楼,洗了个澡,便钻到北屋睡觉了。
妻子和宝宝在隔壁,睡的正酣。
第二天父亲和母亲,骑车回村里收麦子。
我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白日陪着妻子和宝宝到县城玩。先去逛大润发,买了些日用品。然后到吾悦广场,寻了个游乐场,将宝宝放进去玩。
宝宝一岁多,尚未见过如此多的海洋球。
玩的很开心。
中午带他去吃饭,小菜园有宝宝餐,可惜坐下便睡着了,一口都不曾吃。我与妻子轮换着抱,匆匆吃完饭,驱车回镇上。
刚刚出了吾悦,宝宝便醒了。
那也只能饿着,撑着到家,喝了些稀饭。
老家甚是炎热,骑车外出,阳光灼人。农田里的麦子,大都已收尽,该种玉米了。今年有新花样,见着一些田里的秸秆,被机器绞碎碾压,卷成一滚一滚的圆柱。听闻有人收这圆柱秸秆,谁家愿意送,可免费帮忙收麦子。
我询问祖父。
祖父说没人不愿意,可惜收的不多。
如今不比从前,村里人烟稀少,用不了许多燃料。家家户户,又有了煤气灶。对于秸秆,再不似以往那样需要。
偏又不许焚烧。
处理起来很麻烦。
端午节当日,独自骑车,回村里吃饭。
妻子因琐碎的事,闹了些小脾气,没有同去。宝宝便也留在了镇上,祖父见孩子没来,心情不大好。
道路颇为平坦。
周遭建了许多厂房。
想着有朝一日,离开杭州,来这些厂里,寻份工作。
热气蒸腾,吹来的风,也没有丝毫凉意。
秸秆和青草的气息,被热风卷到鼻间。
这是我非常熟悉的感觉,似乎没什么变化。
区别只在于,年少的时候,总感觉家乡穷困闭塞,待着很无聊。想着有朝一日,离开这个地方,去灯红酒绿,繁华热闹的城市发展和生活。
如今漂泊久了。
厌倦了城市的孤独与寂寞,满心疲倦。
却又一心想着回家。
于是便有了乡愁。
可惜回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当年,离开同样不容易。
世间的事,往往如此,所谓事与愿违,大抵如此。我们追寻的东西,常常最开始的时候便拥有了,只是当时不知,亲手抛下后,又恍然若有所觉。
人的认知,总要靠经验得来。
若不到红尘都市里走一遭,淋雨吹风,尝许多人情冷暖,又很难感知家乡的温柔与宁静。从小到大一直待着,或许心有不甘,另有一番遗憾。
昨日乘顺风车回杭。
约好了时间,时间变动,背着包,拎着东西,站在小超市门口,多等了四十分钟。车上已坐了四个人,颇为拥挤。
原想着,夜里十一二点,大约能到。
车先去南京送了两人,然后寻充电桩补充能量,绕来绕去,接连去了三四个地方都落空了。寻到时,已十一点,充了一个小时的电。
抵达住处,凌晨三点。
睡了两个小时,起床上班。
夜里蚊子极多,睡的不安。
蚊香液的效用,并不明显,今天决定买些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