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出来之时贴心的将院门关了起来,在院里看戏的杨光平一家待不住了,
劝,开不了口,不劝,站屋外确实尴尬,杨光平讪讪的说道:
“老三,老四劝着点你爹娘”,
去了罪恶之地,杨如罪与杨老头、杨光平等人都没有联系过,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所以杨柱子离开之后他就示意儿孙赶紧回房,
杨老太在院里骂骂咧咧,杨石子傻站在那里,他媳妇早就带着三丫、四娃躲在屋里,
杨豆子开口说道:“娘,大哥的事真不怪二哥”,
杨树明活着他没沾过光,反而被父兄押着在地里干活,杨明树死了,杨豆子一点都不觉难过,
“你没有二哥……”杨老太怒意难消,要求杨豆子、杨石子不认杨柱子这个二哥,
“你不认,我认”,杨老头不傻,杨柱子家开了很多荒地,杨彪也分了十亩,他已经听杨石子说了,
有能力的儿子,别人想要要不到,他怎可能傻不拉几的把人往外推,
“娘,在罪恶之城的这些年没有二哥的帮助,我们一家四口不可能齐齐整整的回到安县,〞
杨石子懒得劝杨老太,杨柱子说的对,分了家就是两家人,杨老太怎么作与他没有关系,
大冷的天,傻子才站在外面吹冷风,杨石子转身回了房里,
三个傻子,杨老头夫妻、杨豆子还在站院子里吹冷风。
回到家里杨柱子立即告诉杨柳氏,以后与老杨家淡淡相交即可,没必要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杨柳氏淡笑,你不是一直在用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吗,养老钱找杨石子要又没有找你,你自作多情的算上了自个,
返乡之前,是谁怕两个老的走路辛苦,巴巴的派人送去了牛车,
杨柱子郁闷的说道:“孔雀开屏的事我以后都不会再做了”,
这一次杨柱子伤的不轻,杨老头最后说的几句场面话也安慰不了他受伤的心,
“但愿如此”,
杨柳氏是真不想跟杨老头等人往来,在罪恶之城没有他们的打扰,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回到百家村,住一个村子里,她真怕哪一天杨柱子脑袋搭铁,将杨老头夫妻两人接到家里来,
“娘,你放心,咱爹一言九鼎”,补力小能手杨桃天真的笑道,
她不想让杨老头、杨老太来家住,在她的记忆里,这两人与他们住在一块,她除了饿肚子就是干活,
杨玲淡定的说道:“爹,粉条作坊与味精作坊该招人了”,
青冈1村粉条作坊的木屋与青冈山山顶的味精作坊,回来的时候都带回来了,
前几天丁三他们挖好地基之后,她就把两座木屋给移了出来,
粉条与味精,卫、兰、江三国的人应该很快要来补货了,她手里的存货只够用一次,
杨柱子有些担忧,离开了海边,没有海鱼,味精的原料用啥,
杨玲笑了:“真正的味精与咱们做的海鲜粉是两回事,没有海鱼,我们用鸡,能提鲜就行”,
前世人们吃的鸡精,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而是一种化学调料,代替味精能使用的所有场合,
她想做的鸡精是用鸡肉做的,步骤她熟悉,因为前世她家吃的鸡精都是她娘动手做的,
鸡肉宰成一块块放锅里,加上适量姜片和葱段煮熟后盛出放凉,
香菇洗净切成颗粒,放入微波炉中大火烤反复烤至干燥,冰糖捣成糖粉,用筛子过一遍,
放凉的鸡肉撕成条捡去筋络,撕好的鸡肉丝放石臼中捣成细茸,捣细的鸡茸取出来分次加入少许盐拌匀,咸度看各自的口味,
鸡茸放入微波中大火反复烤至干燥,葱丝、姜丝同样放入微波反复烤至干燥,
烤干的鸡肉、香菇、葱、姜全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粉末,打细的鸡精最后用筛子筛一遍,放入糖粉搅拌均匀即可。
杨玲回想了一遍过程,还好,一步不忘,这种自制鸡精玛丽姐妹可做不来,得靠她亲力亲为,
这一次她不准备从系统商城往外拿冰糖、微波炉还有料理机,万一被人发现了,她有一百张嘴才解释不了,
没有冰糖用白糖,没有微波炉,铁锅小火也能将原料烘干,至于最后一道工序,她可以让人打磨两个大石臼,
“村里人估计没人喂鸡,玲儿,你看是去其他村收购,还是咱们自己养”,杨柳氏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百家村安置的是灾民,连吃饭都要靠官府救济,哪里有钱买鸡崽,
“爹,你去找村长,请他帮忙招人,偷奸耍奸的不要,长舌妇不要……〞
杨玲早有打算,一人富让村里人嫉妒使坏,不如带着全村一起富,这样非但没有人使坏,还能博个好名声,
粉条作坊找十名男子,三十名女子,味精作坊同样也是十名男子,三十名女子,来做工的人全部签订保密协议,
全村的人可以免费从她这里领鸡崽,养大之后卖给她,如果不卖,也可以,补交鸡崽费,一只5文,
世面上鸡崽5文2只,她相信没有人会傻到宁愿赔鸡崽费也不卖鸡给她的地步,
而且,鸡崽是她从系统商城购买的肉鸡,45天出栏,鸡肉的味道比土鸡差远了,拿出去卖不一定能卖掉,
与镇上一样的收购价,卖给她还可以免费领鸡崽,好处多多,她相信聪明的人都会选择将鸡卖给她,
红薯、土豆,如果村民愿意种,她表示,粮种可以赊账给村民,收获的时候再还钱,
粉条作坊需要大量的红薯,有系统商城在,杨玲不缺红薯,她只是想将这两种饱腹又高产的粮食扩广出去,
不过,村民如果愿意卖给她,她也收,
吴村长从杨柱子这里知道了,他家要招工,要请村民养鸡,要赊从罪恶之城带回来的高产粮种给村民,高兴的一宿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他亲自敲响村口的那口大钟,铛铛铛的钟声提醒大家,有要事村口集合,
“村长,有什么好事呀,大清早就敲钟”,村民甲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好事,杨柱子家招工”,吴村长将他所知道的讲完,村民们争先恐后的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