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村坐落在雁留山脚下,一条三十几丈宽的清水河从山脚流过,让梨花村形成依山傍水之势。
此时,清水河下流浅水处,一个看着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娃,拖着个木桶来到浅水处一块石头边,从木桶中拿出脏衣服,小手吃力的搓揉着。
小女娃不远处,几个梨花村的妇人也在洗衣服。
“杨老太真是作孽,月牙才多大,就让她洗一大家子的衣服。”
陈婶子拿着根木槌,一边捶洗衣服,一边鄙夷的吐槽一句。
陈婶子身边的几个妇人也接着道:
“杨老太只知道磋磨大昌的几个孩子,将几个孩子当牛做马使唤,她以前要是对明雪那孩子好一点,凭着养了明雪十几年的情分,明雪的家人说不定会给她一些银子呢。”
“现在别说拿到银子,他们还是祈祷不被记恨吧,听说明雪的亲爹是大官呢,你们还记得明雪的家人来接明雪的那天,那位据说是明雪亲哥哥的公子的脸有多黑吗?”
众妇人点头,当时沈老汉一家在明雪亲哥哥面前跟个孙子似的,大家记忆犹新。
“经过明雪的事,杨老太还不知悔改,月牙和她哥哥两人以后……哎,造孽啊。”
“哼,她要是能悔改,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陈婶子狠狠的捶了几棒衣服。
抬头看向一边安安静静洗衣服的沈月牙,正想交代她一声,将那些脏衣服随便过过水就得了,忽然看见前方路边驶来一辆马车。
马车在村里可十分少见,他们梨花村有牛车的都只有一两家。
上次在梨花村看见马车,还是沈明雪的家人来接她回去的时候。
这是哪里来的贵人啊?
“已经到梨花村了?”
沈知瑶收起路上买的话本,她坐了十几天马车,感觉自己屁股都快被颠成几瓣了。
她掀开车厢帘子往外看,入目是一片如丹青水墨般秀丽的风景,波光粼粼的河流沿着大山蜿蜒而上,远远望去如丝带般缥缈美丽。
“到了。”
车夫点头,见前方河边有人,驾着马车前行一段距离后,停在陈婶子她们上方的河岸边问路。
“劳驾,问一下沈家怎么走?”
陈婶子放下手中棒槌,反问道:“沈家?哪个沈家?”
梨花村沈家是大姓,几乎一半以上的人户都姓沈。
“我们从庐州来……”
“庐州?是明雪亲生爹娘家来人了?”
车夫只说一句,陈婶子就明白了他们要找的是哪个沈家了,转过头看向还在自顾自搓洗衣服的沈月牙,嘹亮的大嗓门立即喊道:
“月牙!你姐姐家来人了!”
月牙?
记得听沈明雪说过,原身的妹妹就叫月牙吧。
沈知瑶再度撩开车厢帘子,只见河边站着几个中年妇人正好奇的往马车看,在妇人们不远处,蹲着个小小一团的女娃。
那小女娃听到“姐姐”两个字,转身站了起来,在对上沈知瑶的脸后,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中浮现出茫然。
这就是她的妹妹沈月牙?
穿着一身脏兮兮的,打满补丁的短褐,黑瘦黑瘦的,瘦的像沈知瑶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难民似的。
记得她有六岁了吧,可瘦弱得看上去只有四岁左右。
而且,她是在洗衣服?
让这么小的孩子洗衣服?
沈知瑶感到一丝生气和心疼,直接从马车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