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到了始皇帝这里,又又又被区别对待?”
“这……。”
“再说横征暴敛的事儿,就算始皇帝处置操切了些。
可大争之世,时间不等人,只有快刀斩乱麻,才能尽快结束战乱,还百姓以和平。
磨磨唧唧的,等同于钝刀子杀人。”
“但诸国本可以实行仁道,有事好好谈,而不是打来打去,徒增伤亡,子曾经曰过……。”
朱雄英抬起右手,作势要扇这官员。
官员下意识躲了一下。
朱雄英笑道:“你看吧,孤要扇你,你无法左右孤的决定,更没法立刻用仁道感化孤,你只能躲闪。
这不禁让孤想起儒文化最鼎盛,但也被别国欺负最狠的大宋朝。
同样是诸国环绕,秦朝选择打,而宋朝选择谈,结果如何?
秦朝一统天下,结束战乱,虽出了不孝子,二世而亡,可时至今日,天下仍在用秦朝那一套框架。
而宋朝自太宗以来便屡屡战败,损兵折将,饱受屈辱,先有靖康之耻,后有崖山一跳。”
“这……不管怎么说,动手灭人家国家总是不好的,应该讲理,臣……。”
“呵呵,照你这样说,大明先前动手灭掉倭奴也是不对的喽?
既然你觉得不对,大明发兵前,你为何不劝阻?
这是你身为臣子的本分吗?孔老夫子是这么教你忠君爱国的?”
“这……。”
朱雄英撇了撇嘴,袖子一甩,不再多看这官儿一眼。
其他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是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又没有守节赴死的决心,一个个弱弱不敢言。
而像是胡惟庸、杨宪这等精于谋事的文官,则压根不想掺和。
大儒宋濂和国师刘伯温更不必说,都是得了道的人,早就看透其中关节,没出来给朱雄英站台就算对得起自己所处群体了。
“既然无人再反对,那这事儿便定下来了,就照太孙的意思吧。”朱元璋很满意乖孙儿舌战群儒的气魄和口才,一锤定音道。
朱标想的要久远一些,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反正始皇帝都是死了几千年的人了,翻不翻案又能如何?没必要得罪那些读书人。
说到底,帝王中总得有个反面教材。
不是始皇帝,也得是别的皇帝,没准别的皇帝更冤呢。
但想到父皇为了维稳,不让雄英带兵北伐,心存愧疚的朱标终是没忍心出面反对。
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雄英抱拳道:“既然始皇帝要入帝王庙,便得有人陪祭。
孙臣主张由秦朝名臣内史腾、王翦、蒙武以及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陪祭。”
朱元璋照准:“下朝后,礼部跟工部协商一番,尽快拿出条陈来。”
从始至终默不作声的工部尚书这才站了出来:“臣领命。”
刘仲质心中叹了口气,也站了出来:“遵命。”
朱雄英: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