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不少事情上变得不仔细,弄出一些差错,或者是遗忘一些什么知识。
这东西,一个个都是重要无比。
甚至于只是很少的一些地方出了差错,那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他宁可慢些,也没有过于去激励韩成,韩成赶工。
“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教材还有这教育改革,以及科举改革等众多的事情,先缓一缓,暗中为其做准备。
咱先把简化字,拼音,还有字典这东西给着手弄出来。”
把教材之类的事情商量完之后,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望着韩成说道。
话说,他这个时候,是真的想要把所有的事情一起做。
最好是立刻就把各种东西,就都给做好。
可朱元璋也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凡事需要有个轻重缓急,有个先后顺序。
什么都做,只能什么都做不好。
只能一步步来。
韩成点了点头,对于朱元璋的这个看法很是认同。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随着和朱元璋相处的越多,韩成对他的了解也就越多。
别看朱元璋平日里性子急躁,做事情风风火火。
但实际上,该稳的时候他非常的稳。
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舵手。
并非只是一味的莽,不讲究策略。
这或许就是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在元末乱世,那样多的势力里脱颖而出,并最终取得天下,建立大明这个能够传承下去,两百多年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天,咱就着手把这件事情给做了。
韩成你把你所知道的那些简化字,都给写出来。
咱觉得你所写的简化字,就非常的好,很是合理。
至于一些没有简化到的字,咱就让人按照你所写出来的,那简化字的风格,遵循这个规律进行简化。
韩成点头应下:“岳父大人这么快,就准备把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了?
只怕阻力不小,岳父大人都想好要怎么做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自然是有一些章程。”
说着,指了指朱允熥,又指了指韩成。
“允熥拜你为师的事情,咱虽然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只怕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很多人都会要坐不住了。
武将们还好,尤其那些文人。可是很热衷于教导咱皇家之人。
他们所为的是什么?
最大的诉求,就是要用他们儒家的种种学说,把咱大明将要做皇上的人,给捆绑起来。
给教导的心向他们儒教。
最好的办法,便是按照他们理想中的圣君去教导。
正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嘛!
这个时候,咱们把允熥给接到身边抚养,很多人肯定都已经猜出了咱的心思。
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的想要当允熥的老师。
结果现在,咱这里却不声不响的,直接把你这个学医的,给弄成了允熥的老师。
你还不是孔孟门徒。
这种情况下,那些儒生又怎么可能会忍得住?
他们的反应,肯定会无比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