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所说的五代十国之事,他自然不可能会忘记。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各路皇帝,如同走马灯一般的不停的变换。
今日是你,明日是他!
就连他自己这个皇帝,也同样是因为手里面兵马过多,而皇帝年幼。方才被人推举上来,黄袍加身。
无奈的成为了皇帝。
他的目光,一下子就凝重起来,带着杀气。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准备行刺朕?”
赵匡胤的眼睛眯着起来,目光显得有些寒。
问过之后,他又摇了摇头。
“不对!这个事儿朕早有防范!
很早之前,朕就将大将们的军权,拿回来了很多。
进行制衡。
他们再如同之前的那般,轻易的动兵谋反,可没那么容易!
除了这些外,还用把军权三分!
现在的情况,早就和之前不同了!
再说,朕这个皇帝人还活着。
有朕在,就没人敢造反!
就算是造反,也造不起来。”
这话,他还是很自信的!
做为从那个乱世当中走过来的人,他很清楚在什么时候,才容易有人造反。
那就是初代皇帝人没了,二代皇帝不行,尤其是年纪幼小之时。
这个事儿,才最容易发生,也最容易成功。
而他,当上皇帝之后,做出来的一系列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核心,便是分化武将的权力。
如今,他这个开国皇帝人还在,没有哪个人,会想着在这个时候造反。
这样的自信,他还是有的。
至于说子幼的事,更不存在。
自己的儿子,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就算自己突然人没了,那也一样能够稳住朝堂。
而且,除了自己儿子之外,还有自己弟弟。
也同样能够稳住局面。
“一般情况之下,确实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
你杯酒释兵权,改革军制,分弱军权等事情,做的确实很不错。
但是,对你动手的人,若不是那些武将,而是你很亲很近的人,突然之间对你下了杀手呢?
那又当如何?”
韩成望着赵匡胤说道。
最亲最近的人??!
赵匡胤愣了一下。
“你是说……德芳?德昭?
不应该啊!这孩子不会做这些事儿才对!”
赵匡胤摇摇头道。
觉得这事不可能会发生。
韩成,朱元璋,朱标几人,看到了赵匡胤的这个反应,都是不由的为之一愣。
在韩成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之后,他们都觉得,这宋太祖应该已经知道,是谁对他下手了。
可哪能想到,即使都这样了,他也只是怀疑到了儿子头上,没有怀疑他弟弟赵光义!
可也正是因此,才更加的让人觉得欷歔!
能够看得出来,赵匡胤对他弟弟赵光义到底有多么的爱护。
又有多大的信任。
也是因此,想起这家伙弄出烛影斧声,把他哥哥赵匡胤给弄死了,就更加恼怒。
当然了,事情的关键,还是赵光义这家伙,能力不行,当上皇帝后,把事情弄的一塌糊涂!
一手把大宋,带到了大怂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