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大涨5个点,国轩高科涨停,成飞集成大跌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欧菲光、兆易创新、紫金矿业、东方财富……
这些个股都是各自板块、概念的标杆,要经常翻一翻它们的走势,时刻清楚它们所处的趋势和高中低位状态。
还有中国人保,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保险和银行股,近期表现也不错,说了那么多次都不想再说了。
这些公司是a股的核心资产,几乎也都在我们的观察池中。一定要能看得懂,要能把握得了节奏,要能赚得了钱。
刚才说过,不要像美国的很多股民那样,在多年的牛市中依然亏钱。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意思就是说人不要有受害者心态。其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不要一不顺就怨天怨地怨空气,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找了一下原话,“沃伦·巴菲特和我坚信,面对困难时,我们应保持冷静,不必过度反应。我坚信,人生中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自视为受害者。我不喜欢那些让人民感到自己是受害者的政治家。我从未见过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能带来任何好处。即使你确实是受害者,我也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
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公平的,也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改变不了外界,改变不了他人,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认知,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也要教给孩子。
……
啥?30年前,利率高达30!
降息降准这个事情,前段时间聊过,话题比较敏感,这次又降准降息了。本来不想多说,但是闲聊聊到了30年前的利息情况,那么可以浅聊几句,对比一下。
股民和房地产投资客,都比较喜欢降准降息这几个字,看到这几个字,就好像看到天上撒钱了一样。那是固有思维在作祟,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不能再简单的那样想了。
先看降息降准的性质。降的究竟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如果只降存款利率,或者主要降存款利率,那就是逼着老百姓不存钱,逼着老百姓把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去花。
但这种效果往往不好,因为没有解决老百姓为何存钱的根本问题。谁不想花钱呢?花钱最爽了,买买买最爽,男人女人孩子都喜欢。但是为什么存着钱不花呢?
所以,真正有效的不是降老百姓的存款利息,逼着老百姓去花钱,而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否则,未来的收入和保障没有确定性,谁敢花钱?并且,降存款利率实际上又减少了百姓的部分收入,更不敢花钱了。
当然了,这件事情还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对我们股民来说,判断对了能让我们赚钱。因为降低存款利率是利好银行的,所以银行继续上涨,这也是银行近期一直走强的原因之一。利率降的那点钱,相比在股票里赚的钱来说算不上什么,但不会炒股的人就吃亏了。
银行,我们爱你。
《银行:利润下跌,为何股价持续大涨?》
前些年,炒房的投资客喜欢听到降准降息这几个字,因为这意味着又给房价的上涨提供了动能。以至于现在一提到降准降息,有些人马上又看好房价上涨了。马上冲进去买的可能不多,但是手里拿着房子想卖的可能又想提价了。
前几天聊过的第3个房子的那个房东,弄不好就存在过这种想法
《犹豫不决?两年少卖400万,有人甚至腰斩!》
这是犯了经验主义、刻舟求剑的毛病。
我们在讲趋势量化投资系统的时候,对于最常出现的几种买卖点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种叫趋势之下反弹的利润。
趋势之下反弹的利润,与上升趋势主升的利润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与方向如果判断错了,那就会吃大亏。
现阶段的降息对房价的影响也是如此。寒冬里的一丝暖阳,能够保持不被冻死就不错了,千万别马上又幻想起了沙滩、泳裤、冰淇淋,一定要与夏日里的大太阳区分开。
回到题目,聊聊30年前,也就是1995年前后的长期存款利率情况。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否则敞开了聊,就不知聊到什么时候了),那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非常快,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95年的时候,基准利率维持在17。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利率水平,历史罕见,现在的人可能难以想象。
现在大家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说如果存了100万 、1,000万,是不是可以放在银行吃利息、退休、不用工作了?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兴起的。
那个时候,人均月工资几百块钱的年代,不少人下海率先成为了百万富翁。100万存进银行,一年利息就有几十万,能有那种想法也正常。但是现在如果还产生那种想法,可能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好了,回到正题。17还不是最终的利率。那个时候,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鼓励大家存钱,还有一个储蓄保值补贴。
就是说担心大家不存钱,觉得百分之十几的利率还不够,人民银行再单独拿出10左右的利率补贴存款,最高的时候是13左右。
所以长期存款的利率,当时最高可以达到30左右。也就是你存100万在银行,一年可以达到30万利息!那时候手里有点钱的人,如果眼光比较短,尤其是乍富初始的,当然就容易滋生可以退休的想法了。
历史是比较有趣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多懂一些历史,可以让人不至于见到一点事儿就大惊小怪。
人们经常说,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内的钱,投资更是如此。但是建立正确的认知这件事,却不是一件易事。
比如股市,比如买房,比如黄金。要想在这里面赚钱,当然要懂股市,要懂房市,要懂贵金属。但是千万不能只懂股市,只懂买房,只懂黄金。
投资是否能赚钱?是否能赚大钱?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投资系统,这是基石。然后要一直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以保持投资思想的时效性和纯正性。
虽然不至于像巴菲特那样,快100岁了还在学习。但至少不会傻乎乎的还在纠结一个30年前的话题:把存款放进银行,靠吃利息过下半辈子行不行?
有些问题,一张口就错了。所以当你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如果别人不回答,你可能需要深入反思一下了。但是问题是,人是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的。
麻烦事儿!今天就暂时不往下聊了,一聊就又刹不住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