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喝完了那几副安胎药,花虞觉得自己身体状态极佳,也不那么爱困了,便不顾许景瑞哀怨的眼神下了地。
“哎呀,别那么担心,总在床上也很闷的,我心情不好孩子也会不开心的!”花虞捏了捏许景瑞的脸颊:“开心点。”
许景瑞无奈,好吧,他可能是紧张过度了。
他只想着虞儿在床上好好休息安胎,但是忘了媳妇儿是个活泼性子,也会憋坏的。
见许景瑞同意,花虞才真心笑了出来,自由,我来啦!
花虞躺了半个月,再一出去,就发现气温更高了,这屋子里可能还不如外面暖和呢。
周氏在外面晒麦子,看见小儿媳出来,吃了一惊:“虞娘,你出来啦,身子没有不舒服吧。”
她瞄了一眼花虞的腰身,还是不盈一握的样子,倒是气色很好,这几日许景瑞总给花虞做好吃的,花虞颊上生了些肉,脸上透着红晕,更添几分娇美。
“嗯,没事的娘,我好着呢。”花虞笑着回答。周氏看着也放心了,让花虞在旁边坐着,别过来,收麦子的时候有麸皮,还挺呛人的。
花虞找了个小板凳坐在一旁,正好能晒到太阳。
看周氏将麦子从仓里拿出来,都是放在荆条编的容器里,花虞听他们说,好像叫“囤”。
囤里的麦子要倒在地上不停的晒,晒透了才能存放起来,不然都要生芽的。
花虞看着周氏自己在那忙活,自己坐着真是不好意思。不过看到许景瑞也拿着耙出来了,花虞才安然坐着。
自己不能出力,相公出力也是一样的。
周家的院子不小,但是麦子更多,一下子晒不了那么多,所以有些麦子还要去家门口的地去晒。
周氏边干活边和许景瑞他们说,今年的收成不错,想必能卖个好价钱。
是的,虽收了不少麦子,但可不是全年都能吃面的,除了交赋税之外,就要把大部分的粮食卖钱。
换了钱再去买粗粮,这样地少的人家才能混个饱饭。
许景瑞:“娘,我们今年不打算卖粮食了,虞儿有了身子,吃精细点好。”
周氏一顿,虽然她觉得有身子也不必顿顿吃细粮吧,但儿子说了,想她家也宽裕,就不管他了。
“都依你们吧,只要你们手头的钱够用,不卖就不卖!不过你要是屯粮的话,更要晒透了,不然可保存不住!”
许景瑞点头应了,和花虞相视一笑。
花虞看爹和大哥似乎没在家,出口问道:“娘,爹和大哥呢?”
周氏:“你爹去地里了,你大哥…”说到这,周氏还哼了一声。
“去杨家村给他岳家送粮食去了。”也不怪周氏生气,前几天杨母又来看锦娘,看到收了这么多麦子,话里话外就是家里没有地种粮,还得花钱买。
锦娘是个耳根子软的,许景祥也是个要脸面的,岳母这样说,还能怎么办?只能说给岳家送点呗!
粮送了也就送了,还是那句话,都分家了,只要他们觉得粮够吃,钱够用,给岳家点就给点。
周氏生气的,是杨母来的时机,噢,农忙的时候你家躲得远远的,等现在收成了,倒是来说这话!
那麦子可都是自家儿子辛辛苦苦收的,想起来,周氏就憋着一股子火。
看婆母面色不好,花虞吐了吐舌,好像问到婆母雷区了,不好再说。
前几天她在养胎,知道杨母来,但不知道她大喇喇开口要麦子。
不过婆母对大嫂家确实有诸多不满,以前她就听过,结婚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还是两个家庭的磨合。
许家和杨家,任重而道远呐。
_
东屋
锦娘倒是盼着许景祥赶紧回来,前两天自家娘来,听说虞娘也有喜了,和她一样,心里也很是不得劲。
还说让她争气点,一定要生下许家的长孙,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只要她生下长孙,那在许家才有地位呢。
锦娘被她娘说的,更紧张了。
“娘,我哪里知道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锦娘苦着脸。
杨母老神在在,让锦娘站起来,转个圈。
她生了那么多,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经验的,观锦娘肚形,感觉是个男娃。
锦娘听了一喜:“娘,你说真的?”
看闺女眼睛一亮,杨母却又心虚了啊,不过她又想了个法子:“赶明娘给你去找村里大仙看看,听说啊。”杨母声音放低:“他那里还有保生男娃的药呢。”
村里大仙锦娘是知道的,他不是本地人,也不知为何来到杨家村。
她素日里只知道那大仙会算命,本就打算让母亲带自己去算算,心里也有个数。
现在听说还要保生男孩的药,当下来了兴趣,问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