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看了一看。
赵小凤有些吃惊了。
康老师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杨小虎去京都读书。
学费什么的,康老师全出!
以外,还有一份报纸。
——工人日报。
“什么,杨小虎上报纸了?”
赵小凤惊呼出声,声音不小。
其余人听到声音,都朝这边看来。
“你说啥,杨小虎上报纸了?”
“没错,杨小虎上报纸了!”
赵小凤很是兴奋,看来,杨小虎的丰碑上报纸了!
“杨小虎,杨小虎,过来一下,过来一下!”
赵小凤朝着杨小虎方向跑去。
声音不小,靠近的人都看到了赵小凤手里拿着的报纸,都纷纷好奇起来。
“啥事儿啊老师?”
尊师重道的杨小虎走了过来,仰着脑袋看着赵老师。
赵老师很是兴奋,将报纸放在杨小虎手里。
“你看看,你看看,你写的丰碑被刊登了,现在在工人日报上!”
“什么,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了?”
杨小虎很是惊讶,瞪大了眼睛,满眼的不可置信。
他就是随便写写,发给了赵老师,没想竟然火了。
还被人民日报刊登了上去。
我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响,我会继续学习,争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听到工人日报,王万春也走了过来,看了看报纸。
而后,他懵逼了。
看报纸上的日期,怎么比他们东三省的报纸还要早一天刊登?
“赵老师,这是怎么回事,杨小虎怎么会被京都的人知道?”
他有些害怕,要是京都的人都知道杨小虎了。
那杨小虎提出来的工分制,是不是也被那边的人知道了?
自己口口声声说工分制是自己的东西,要是被上面知道了,自己贪功冒进,是不是会被查处?
赵小凤没有多想,将杨小虎写出丰碑的事情说了一遍,“杨小虎写了一篇文章,我看不错,就发给了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就帮忙把这篇文章发表了,但署名还是小虎的。”
王万春松了一口气,问道:“没有说别的?”
“没有啊,我就写了杨小虎的经历,杨小虎的父母,别的我没有写……”
赵小凤不知道王万春什么意思,但还是老实答道。
而王万春明显的松了口气。
不是工分制的事儿就好!
不是就好!
可仔细一想,不是工分制的事,杨小虎为什么能上报纸?
在仔细一看,杨小虎竟然写了一篇文章,这文章还上了工人日报!
简直不可思议!
“王万春,啥情况,慌慌张张的。”
张副走了过来,拍了拍王万春的肩膀。
他在人群中高谈阔论可以,但讲述起详细的事情来,还是有些为难他了。
他讲述的还没有牛大胆好。
这些人都种过地,知道农民的辛苦,但互助z在他们口中变成了神仙法器。
想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真的很难!
王万春脑瓜死机,表情木讷的回道:“就是杨小虎上报纸了,还是京都的工人日报。”
“啥?京都的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