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 133 章
第(2/2)页

比如这身姿轻盈的鹿驻足回首,鹿通“禄”,就叫做“回头鹿马”,可以给人带来官运!

足见升职加薪、升官发财是人们亘古不变的淳朴心愿。

霍善把这些说法挨个问了一遍,全都记在心里的小本

() 本上(),准备以后印来掏别人钱袋子。

街上还有卖爆竹的。

爆竹的起源还与东方朔有点关系v()v[(),据那本挂在东方朔名下的《神异经》记载,有些地区的人们认为过年时会有“年兽”出没,碰上“年兽”的人会得寒热病,所以人们往往会用爆竹来吓跑“年兽”,以求来年阖家平安、远离病痛。

只不过那时候的爆竹是真·爆竹,取的是竹子燃烧时发出的响亮的噼啪声。

到了唐朝许多人嫌弃原始爆竹声不够响亮,决定往里头添加一点……火/药。

这时候的爆竹才终于有点声如霹雳的感觉了。

到了宋朝,纸张的应用越发广泛,人们拥有了更适合过年燃放的纸炮。

纸张包裹着火/药做成的纸爆竹,深受小孩子们欢迎!

霍善没玩过这东西,听苏轼介绍了玩法以后就有些走不动路了,杵在摊位前不愿意走。

要这个!

要这个!

苏轼很光棍地给霍善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钱袋子,说道:“家里的钱都是阿过在管,我没钱。”

霍善不敢置信。

苏轼这么大个人,怎么可能没有钱!

苏轼十分坦然:“可能是因为我干出过刚发俸禄就全拿去买砚台这种事吧。”

发俸禄当天花光所有钱的结果就是……剩下那二十九天就全靠别人接济。

霍善跟苏轼熟悉得很,向苏轼讨要东西还是挺理直气壮的,但他和苏过没那么熟,便不那么好意思张口了。

见霍善眼巴巴地看着爆竹摊子,苏轼便建议他们也支个摊子卖字去,等赚了钱自然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至于为什么不摆摊给人看病,当然是因为大过年的很多人都不想吃着药过年,不吉利!

这会儿苏轼还没被赶出官舍,笔墨之类的也不太缺,所以一大一小很快张罗好摊子给人卖门联去。

宋朝人还没有贴门联的习惯,而是家家户户都挂桃符,也就是往桃木上刻上擅长捉鬼的门神挂在门口。

但是儋州这种“南荒之地”并没有此类风俗,街上有卖桃符的也不过是卖给苏轼他们这些外来者的。所以苏轼把明朝人爱贴的春联拿了过来,准备跟霍善一起充当大宋春联推广大使。

从此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从大宋儋州开始!

霍善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他们那边的贴春联习俗必将从他家庄子开始!

怀揣着这样的宏伟设想,一大一小两个好事分子很快让人支起了春联摊子。

霍善前头过来义诊两次,效果还是有的,哪怕大伙并不知道春联是怎么回事,得知苏大文豪和霍小神医正当街摆摊,大都欣然过来捧场。

由于摊子的具体分工是苏轼负责写春联,霍善负责吆喝揽客,所以霍善积极地给围观群众介绍春联用法——

只需要稍微抹点浆糊,就可以把纸春联贴到门口了,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进进出出都能感受到春联上那诚挚美好的祝愿!

许是受过小神医恩惠的人不少,又或者是大家都想收藏大文豪的墨宝,所以苏过找人杀完猪回来,瞧见的就是官舍附近多了个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的摊子。

苏过:?

这是在卖什么?

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苏过挤进人群里面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等他挤到了最前头,赫然看到……

他爹运笔如飞地写好一副春联。

接着他爹那位霍小友,则是用他脆生生的小嗓儿念出他爹正在写的两句春联,并且舌绽莲花地解释其用词之巧妙、运笔之精绝、寓意之美好,最后才发问:“谁想要的可以出价了!”

为首几个衣着光鲜的本地富豪开始争相叫价。

出不起价的人只能在旁边看着,准备等这些个有钱人买完了再看看能不能继续按原价买上一副。

有钱人都争着买的好东西,他们也想要!

苏过:?????

他只是请人去杀了个猪而已,怎么感觉像是走错了回家的路?!!

()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被赶出豪门后,玄学大佬她不装了官声之巅峰权力让你下山潜修,没让你找老婆啊我当个县长也有疯狂私生饭?全家偷听我心声后,七个舅舅杀疯了重回庶姐诈死那天,我带着娘亲杀穿皇朝夫人掉马后,京圈大佬跪地求爱武林高手在当代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网游:开局2888亿个属性点重生1966,带着空间逆风翻盘逍遥兵王混都市-5先救白月光?流产当天渣爹带崽火葬场重生第一剑,先斩小青梅!蜡笔小新之美好春日部哦不觉玉树映金台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换亲当天被灌避子汤,王妃她杀疯了她是龙被逐出宗门后,我成了新宗门团宠潜龙无双与末世互通,我富可敌国退婚99次:战神把我扛进门穿书炮灰变身天道宠儿重生1980,骆驼王子请我去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