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则下楼去了。
前几分钟,聊的都好好的。
比如陈云芳问张杭家里有几个。
独生子,父母很健康
聊了十几分钟。
林军泡好一壶茶水后,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面上的热气,笑着说道:
“小张啊,我听说你也是高材生,你最喜欢的诗词是什么?”
林军还是要试一试,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文化。
虽说对方谈吐不凡,但做生意久的人,谈吐都不错。
他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虽说,认可了对方的身份。
但出于内心的‘向往’和‘喜欢’,还是问出了这个话题。
林诗茵当场脸色微变。
她看了几眼老爸,眼神威胁:别搞事情。
林军故意不看向女儿。
只是聊聊天,又怕什么。
如果对方文化不怎么好,以后自己少和对方聊,省的被传染了蠢性。
张杭则心头一笑。
咱可是有准备来的啊。
他笑着说:“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的骈文,真是气势磅礴,尤其是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面感太强了。”
林军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王勃确实是天才,可惜英年早逝,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滕王阁序里用了很多典故?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些都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逐步深入的考验。
林军想要看看,这小张如何回应。
他没想到,张杭几乎是不假思索,直接说:
“确实,王勃用这些典故,既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又让文章显得厚重,林叔叔想来对这篇文了解很深,您觉得滕王阁序里最难理解的是哪一句?”
反问一句,开始掌握聊天的主动权。
这是张杭惯用的手段之一。
林军自然是实力不错,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也效仿张杭,不假思索,很快回道:
“我觉得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很深,它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读者的劝勉。”
张杭认可的点头,而后说:“这话确实很有力量,不过我觉得最动人的还是结尾那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林军微微一笑道:”你说得对,这篇文章,既有文采,又有思想,不过我同样很喜欢的,还有一篇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写出了人生的渺小,也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
张杭笑了笑:“结尾那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既是对人生的豁达,又是对友情的珍惜。”
这一次,张杭选择主动出击。
他说道:“除了古文,近代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我喜欢的散文之一,就像那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写出了月光的柔美,又让文章显得很有画面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而朱自清的背影,也是让我最感动的散文之一,那一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写出了父亲的艰辛,又表达了对父爱的感动。”
从“背影”到“雷雨”,再到“红楼”和“三国”。
张杭从李钰父亲李盈那边,听到的许多长篇大论。
此刻说了出来
“我认为红楼”
一番番话,让林军一愣一愣的。
那是来自于李教授的知识的冲击。
许多观点,甚至差点让林军拿出小本,亲自记录一下。
感觉不知不觉,自己像是在听课一般。
而坐在自己侧面的,却是自己的准女婿啊。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
张杭忽然说了句:“林叔,您觉得曹操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林军恍然回神。
不对啊!
tmd这节奏不对啊。
不是我要考你么?
怎么到头来,是你在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