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章赵家
第(1/1)页

赵元功自从开始了晒太阳的处子晒之后,他娘在天气好的时候就会把他抱到院子里面晒晒太阳。

娘俩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晒晒太阳,看看风景,捅咕捅咕鸡,撵一撵鸭子,啊吧啊吧的进行一番外星人之间的对话,玩得很开心。

赵元功只要和老娘在一起,什么都不干也开心,他娘也是这样想的!

阴天下雨的时候,娘俩就窝在屋子里,唠一些家长里短的八卦,基本就是老娘说,赵元功听。

赵元功偶尔也跟着胡乱啊啊,他娘也听不懂。直到有一次,他娘说他大伯家的小孙子,躺在炕上,自己尿了自己一脸,自己把自己给吓了一跳。

赵元功想着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画面,笑了一下。结果他娘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自己的小崽子这是能听懂话了!

于是他娘就开启了话痨模式,东家长西家短的叨叨,每次唠叨完了,他娘看着赵元功纠结的小表情,就神清气爽的。

叨叨也是分对象的,有的话不能和外人说,有的话不能和丈夫说,有的话不能和大点的孩子们说。

可是有的话不说出来,又憋得慌。现在好了,有了一个能听得懂话,又不会传瞎话的小娃娃,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说了,而且可以大说特说。

女人嘛,心里不能憋事儿,时间长了容易憋出病来,这一说出来,哎呀!心里敞亮了,天高云淡了,感觉生活美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赵元功扮演一个小垃圾桶的角色,负责把老娘的负面情绪给装走。

在他娘每天经久不息的唠唠叨叨中,赵元功知道了自己家的一些情况。

老爹在四个兄弟中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赵家屯的居民,有八成是姓赵的,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

赵家屯是赵元功的曾曾祖父,带着因伤致残,无法还乡的退役士兵建立起来的。

赵家的老祖宗是关里人,具体的籍贯不知道。当时是元朝末年,天灾人祸频频降临,老祖宗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外出逃荒,爹娘和家里的人都死在了逃荒的路上。只剩下老祖宗一个人,却幸运的活了下来。

老祖宗为了活下去,在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去当了兵,跟着本朝的太祖皇帝征讨辽东。

后来仗打完了,也打胜了,蒙古鞑子被逐出了关外,老祖宗就留在了辽东。

那时候老祖宗已经是一个总旗军官了,驻守在离这里二三十里地远的九连城。

后来年纪大了,因为得了风湿病,行动困难,就由大儿子接替了军职。老祖宗带着全家和手下伤残的弟兄们,寻到了赵家屯这块风水宝地,从此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赵家屯已经从一个无人居住的山窝窝,变成了一个拥有一百多户人家,将近八百人口的大屯子。

赵元功的大伯是赵家的族长,也是赵家屯的村长。

赵元功的爷爷奶奶死了以后,他爹哥四个就分了家。赵元功家分了十五亩地和五十两银子。

他老爹就买了这块宅基地,围了一个大院子,盖了三间土坯房。

家里的十五亩地每年能收四千来斤粮食,去了费用和粮税,能剩不到两千斤粮食。粮食光靠种地是不够吃的,家里的另一半收入就来自大山里面。

所谓靠山吃山。大山里面的物产是很丰富的,榛子、栗子、核桃每年都能卖一笔好钱。每年秋收之后,下雪之前,屯子里面都会组织一到两次,集体狩猎活动。各家各户一年的肉食都指望着这次狩猎活动。总之,自己家里的生活条件肯定不算好,但也饿不着,日子能过!

赵元功作为一个生活尚且不能自理的小崽子,日子能过不能过的,那不都得过?

赵元功也不用发愁,也不用操心!反正爹娘不会饿着他,就这样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儿,暂时也挺好!

既然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赵元功也就不急着长大,小小的人,操心老得快。

赵元功很怀恋这种被父母抱在怀里的感觉。有点不舍得长大!

赵元功不舍得长大,那是他的想法,别的小孩子可不是这么想的,都恨不得马上就长大,变成大人。

当大人多好啊!最好是当爹!力气大,能干活,家里的好东西随便吃。在家里说的算,没有人敢管,家里的小孩不听话,随便揍!多威风,多牛气!

赵元功的大哥,赵元仁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知道,他二哥赵元义肯定是这样想的,因为他老挨揍。

只是小孩子们不知道,小孩儿可以变成大人,而长成了大人的人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第(1/1)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三年期限已到,他一剑重振族风!禁止悔婚:京圈大佬低声诱哄!快穿生子:攻略对象非人类官术饥荒年,开局率领百名犯妇当反王龙年,我竟重生为龙宝宝?星武纪元半残废的我,靠模拟器重获新生玄幻:开局一颗混沌珠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捡漏:有了透视眼后,我财色双收阴阳解梦师小娇妻一胎双宝,陆爷夜夜哄!漫天神佛在综漫世界过家家小雌性是万人迷,养了一窝毛绒绒超市通七零:高冷兵哥带我暴富全民求生游戏:满级大佬日常躺赢中!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真千金回眸一笑,京圈大佬齐折腰杠上七君全家有眼无珠,真千金选择从戎!校花苦等十年,我终于分手穿成废材?绑定成材系统秒变王者不觉玉树映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