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陆绍棠不在家,林姝就把方荻花和姥娘都安排在自己那边儿。
听说嫂子陪着婆婆、姥娘
过来的,小庄、柯城等在单位的人都跑来问好。
知道林姝回来,杨淑敏、张娅、陈慧兰还有另外几个妇女结伴儿过来跟她打招呼,顺便关心一下方荻花和老太太。
家里有亲戚得这个病的当着方荻花和方姥娘的面儿说得那叫一个乐观,“老太太你且放心吧,肯定能治好的。这病就得早发现早治疗,大医院住几天,扎扎针吃吃药,保管好。”
当然没那么容易好,毕竟这是大脑的衰老,但是她们都是人精儿,知道要如何说。
你当着病人面说治不好,那不是给人添堵吗?
病人有时候听不进家人的话,觉得家里人骗她,但是他们愿意听别人说“我也有这个病但是治好了”之类的话。
果然方姥娘听得信心十足。
方荻花倒是无所谓,反正老娘没病她就养着,有病就治,不管多厉害她都伺候。
要是以前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别说快九十的老人有这种毛病不往医院跑,就算自己这个年纪也不会往大医院跑的。
现在不是家里条件好起来了吗?
不需要哥哥们摊钱,她自己负担就可以。
不说三儿赚钱多也舍得给姥娘花,就她老头子当赤脚大夫也赚钱,给老太太看病也够的。
吃了定心丸,方姥娘心情好,晚上就睡得格外香,一点都没有择席的毛病。
第二日陈燕明也不让林姝做饭,直接从食堂买了鸡蛋、面条、饼之类的过来,吃过以后就送她们去医院。
原本林姝寻思去祁州人民医院就行,不过陈燕明觉得解放军总院医术更好,就给联系那边。
大夫、床位都安排好了,去了直接入住,然后有大夫查房诊断,还有护士帮忙推着老人带去各科室做必要的检查。
和陈燕明、陆绍棠认识的主任、护士长都过来打个招呼,认认人儿,又给安排了脑科最优秀的盛大夫和温柔又耐心的小陈护士负责这边。
林姝让陈燕明只管忙工作去,“不用派人照顾我们这边儿,我带了足够的钱,从这里去家属院儿坐蹦蹦也方便。”
陈燕明看主任给安排得挺好也就放心,又让林姝有事儿给家属院打电话。
等陈燕明走后,林姝让方荻花带着方姥娘熟悉环境,她把带来的蜜杏分一下。
他们带了一大筐子蜜杏来的,是方荻花带着二哥他们连夜摘的。
自家特殊品种,比外面卖的都甜,而且现在正当时,吃着稀罕。
她把筐子直接交给小陈护士,让她去分分。
“都是自家树上结的,吃不完,带了不少来呢,小陈护士你只管分。”
小陈看好大一筐子金灿灿的蜜杏,散发着蜜甜的气息,勾人食欲。
她道了谢,喊人抬出去给方姥娘检查相关的人员分分,“这是306病人家属大老远带来的,稀罕东西,大家伙儿都尝尝。”
有礼物打底,自然比单纯听主任吩咐要好好照顾306病人更乐意。
林姝先和盛大夫聊了一下,说说方姥娘的一些症状,现在最明显的就是白内障以及健忘。
“有时候会突然不认识人,有时候刚说的话转身就忘了,要么就对事物失去常规判断。”林姝列举了方姥娘的一些表现。
盛大夫:“这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到了某个时间段会突然恶化。”
他原本只是简单讲讲皮毛,见林姝都能听懂甚至会提问便多讲一些,不知不觉就讲得深入且专业。
“林姝同志,你学过医?”一般人没有这么深的医学基础吧?别说跟他交流,听也不太听得懂。
林姝的医学基础当然是前世久病成医的附加效果,现在么,她笑道:“我公爹是大队赤脚大夫,这两年一直都被评为县优秀赤脚大夫,我平时也会帮他抄写一些医书帮忙配药什么的。”
盛大夫笑道:“林姝同志,你有学医天分,要是感兴趣可以来我们医院深入培训一下。”
虽然国家取消了高考,可人们依然需要大夫和护士,自然得有选拔和培养的途径。
现在护士和大夫基本都是选拔一些高中毕业优秀生,先让他们进工农兵医科类大学或者部队新兵医疗队去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再选拔优秀的进入医院跟着医生实习。
从小往上很难越级跨越,但是如果是医院大夫看上某人,却是可以跟下面单位要人跟着他学习的。
如果是前世的林姝,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她去学医,那她大概率会答应。
现在么,她觉得自己目前的人生很好,等改开以后她会抓住每一个风口经商赚钱,而等风口过去,她会继续躺平休养生息。
她拿孩子和家庭把这个话题岔了过去。
盛大夫就知道她无意于此,虽然可惜却也不好强求。
等方荻花扶着方姥娘回来,盛大夫就给安排各项检查。
检查的时候林姝和方荻花全程陪同。
快九十的老太太身上肯定有不少毛病,那都是常见的,而且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不过通过检查也发现了非常关键的问题,老太太有点轻微脑梗,如果不是发现及时继续恶化下去就会中风、老年痴呆。
其他的什么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心律不齐等都是小问题。
方荻花挺紧张这个,悄悄问盛大夫:“大夫,这个要紧不?能治好吗?”
盛大夫笑道:“先吃溶血一类的药物,要按时吃,不能觉得好了就自行断药,那样情况会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