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他的运气好,一位看上去干净利索的老太太站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最终向他这边走了过来。
一见面,她就问道:“小伙子,有鱼不?换不换?”
“今天收获挺大,可以换,最好是粮票、油票、糖票,您准备用什么票来换?”
“油票和糖票早就用完了,粮票还有点儿,可也不多了,我身上就带着10斤,您看能不能换?”老太太一副为难的样子。
“行,你挑一条。”
老太太挑了一条有四五斤的。
等张致远收好票,老太太不好意思的问道:“小伙子,我身上没票了,可我还想多买你两条鱼,你看我价格给高点,就按照黑市价,你能不能多卖我两条?”
“行吧,谁让我一见您就觉得挺亲切呢,您想买几条都行,价格也别按黑市价了,我给您低一点,就按4毛吧。”
这个老太太一看就是个脸皮薄的,张致远愿意关照她一下。
“这多不好意思,你不收我票,我就已经沾大光了,哪能在价格上再占你便宜。
像这么大的鱼,我知道现在的黑市价是5毛,咱就按这个价,不能让你吃亏。
我还想着以后还能来你这买鱼,咱们公公平平的,才能长长久久。”
老太太是个直正人,挺坚持自己的想法,张致远客气了几句,看她确实不是个缺钱的,也就随了她的愿。同时答应老太太,以后再来他这儿买鱼,不用票只拿钱就行。
水桶里的鱼还有二十多斤,张致远又收了老太太10块钱。
“老太太,20多斤鱼挺重的,您拿得了吗?”张致远担心的问道。
“小看我了不是,我这身体好着呢,别说才20斤鱼,你就算再多加一倍,我也能一把手拎走。”
看着老太太一手拎着鱼,大步流星的越走越远,张致远心里很感慨。这要是把鱼换成铁疙瘩,老太太指定没有这个精神头。
在这个长期吃不饱的年代,为了一口吃的,每个人都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张致远卖鱼很顺利,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出了6桶鱼。
总共到手51块6毛钱,另外还换到了46斤粮票、三斤糖票,以及一斤半油票。
看看天色不早,重新往网兜里装了一条大鱼和三条不到一斤的小鱼,张致远问阎埠贵“老阎回去不?中午了”。“你先走,我再钓会。”两个人一起来钓鱼,你收入几十块,我几毛也没有,我能走吗?阎埠贵想,张致远钓鱼也太厉害了,我说家里这么有钱。
走进四合院,张致远带回来的鱼引起了轰动,一帮孩子围过来看稀奇,就连路上遇到的大人们也都惊奇不已。
去河边钓鱼的人多了,但多数时候都是空军返回,偶有收获,顶多也就是三两条小鱼。
张致远带回来的这一网兜鱼,大的那一条草鱼足有十来斤重,实在是太稀罕人了。
这么大的鱼,就连市场上都不多见,更不要说从河里钓上来了。
在一帮孩子的簇拥下,走到自家门口,听到喧闹声的一家人都迎了出来。
“爹,你这是从哪儿钓的鱼,这也太大了吧?我长这么大,头回见到这么大的鱼。”
守平、荷花围着装鱼的水桶转来转去,一脸的稀奇。
等到张致远拎着鱼走回家里,围在门口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的散去。
“这鱼也太大了,得有十五六斤吧?炖出来肯定香!你们看怎么做好?中午都炖了,还是留出点来?”
“今天晚上都炖出来,叫你大姨他们来一起吃,今儿这顿晚饭,咱们一家人吃个痛—快,我来做,守安把我收拾出来。”
“好来”食堂学徒这个是能干了的。
晚上铁锅炖大鱼,红烧小鱼,花生米,两空八个人,连吃带喝,太爽了。
这个苦了,四合院里的其他人,做的太香了,放的油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