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起义军如今势弱,合在一起尚不能确定是否能够自保,要是分散开恐怕会被轻易击溃,因此选项三可以说是无奈的下策。
至于直接反了刘玄?敌众我寡,这种时候乱来很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因此一最好也不要选。
如此一来,最合理的自然只有二。
刘彻选对了,尽管这个选项其实并不合他的心意。
刘玄登基后,将刘氏宗族都封了官,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这一举动看似是在交好刘縯刘秀兄弟,实际上这里面有着刘玄的小心思。
刘玄知道刘縯名望高又有能耐,因此他其实一直很忌惮刘縯,但刘秀不同。
由于足够低调,刘玄一直以为刘秀没什么能耐,就是个普通的农家放牛娃,让他做将军上战场,没准哪天就把自己给浪死了。
却不知接下来刘秀干了一件让他差点把眼珠子都瞪飞出去的大事。
由于刘玄打出的旗号是恢复汉室,这引起了王莽的注意。
很快,汉军这边率先采取了行动。
刘縯领一军攻打宛城,而刘秀则跟随一军攻打颍川。
刘秀这边起初很顺利,一路打下了昆阳,定陵等城池。
刘縯这边则遇到了顽强抵抗,最后只能用重兵围困宛城。
至于王莽,他早就盯上了汉军,得知这一战况,王莽集结了四十二万大军直扑宛城,在他眼中刘縯带领的是汉军主力,刘秀这边则是一堆乌合之众,不足为虑,要打也得优先灭掉刘縯。
得知这一消息的刘秀顿时坐不住了。
他深知如果放任王莽大军赶到宛城,他哥怕是得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刘秀带着本部九千兵马赶往阳平,打算阻击王莽大军,为刘縯争取时间。
可到了阳平,刘秀看着声势浩荡的新军,顿时放弃了阻击这一不靠谱的想法,带人撤回了昆阳。
彼时的昆阳已经人心思变,有人说新军有百万之众,还有人说新军战力强悍,反正很多人都是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分行李跑路,这不是他们能打的仗。
刘秀这时告诉他们,新军要去宛城,肯定会路过昆阳,你说他们会不会打过来?
众人一听那还等什么?赶紧跑啊。
结果还没等他们行动,外面小兵来汇报,说是新军已经到城门外了。
这下子众人都知道,他们跑不掉了。
这时刘秀表示他可以带着十三个人出去求援,到时候两面夹击,他们还有点机会。
另一边,新军大营内,新军的主帅名叫王邑,是王家人。
他这辈子没当过这么多人的统帅,正春风得意。
眼看大军已经到了昆阳附近,王邑面临三个选择。
选项一,不管昆阳,直扑宛城,优先灭掉刘縯大军。
选项二,分兵包围昆阳,防止昆阳从背后偷袭,其余主力继续前往宛城,反正我们人多。
选项三,先不管宛城,死磕昆阳,打下一个是一个,这可都是军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