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谢逊废去一身武功,立地成佛,遁入空门。
空见神僧曾劝他回头,但孽根不除,劝说无用,空见只能指望自己将那些罪孽承担起来,超度成昆与谢逊二人灵魂。
空见的死是谢逊回头的第一步。
空见武功至高而对谢逊的攻击决不躲闪还击,这种“非暴力”的反常态度,将谢逊的思考方式从那惯常的以武逞强的轨道上拖了出来。
让他进入了一个从未涉足、难以置信的新天地——充满人性光辉的温暖的人生境界,故而空见那佛一般的死在谢逊心中唤起了久已消失的人性。
当邪恶失去了落脚点,当恶的力量发泄而出,得不到它所期待的反作用力,恶便陷入了“空无”!
空见以至高无上的人性光辉点燃了谢逊心中微弱的人性之烛,使这头狂怒凶暴的狮子在纯真的人们面前复萌了人性。
而待成昆真相毕露、谢逊大仇得报,则使谢逊得到了彻底的“空”。
谢逊终于“谢”离了武林,谦“逊”成佛,得“空”之真谛——即无仇敌,何来复仇?
即不复仇,何必伤人?
即不伤人,又何能伤己?
七伤拳之害,至此尽“空”。
七伤拳由此演绎了谢逊的一生,让谢狮王由人变魔、由魔成佛。
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内功沛然,兼之心地仁厚爱人,所以,七伤拳到了他手中,非但不会“一练七伤”,损伤脏腑心智,反而手到拈来,成了化解争斗、调和矛盾的手段。
他让同谢逊一样激切的、修为不足而以七伤拳逞能的崆峒一派长老们心服口服,绝恶念,结善缘。
张无忌不以七伤拳害人,用雄浑内力演示出来,既给各位长老以真理,更能慈悲为怀,比武是名,助他们疗伤是实,诚心相待,从崆峒诸老身上拔除了七伤拳带来的伤害和为人行事中的戾气。
九阳神功和仁爱之念,使伤人伤己的七伤拳变成了无害于人的技艺。
所以,张无忌能借着唐文亮的发问,指出真凶成昆。
七伤拳,一个关于人性的妙喻。
“卧槽,七伤拳还有这一层意味吗?”
“哈哈哈,没想到这才是真正的七伤拳啊。”
“七伤拳真正含义,倥侗派好好看好好学!”
“666!”
“天机子前辈绝绝子。”
七伤拳乃是崆峒派传世武功,乃崆峒派祖师木灵子所创,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古抄本,终于练成。
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
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
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
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练七伤,七者皆伤。
所以所谓“七伤”,乃是先伤己,再伤人。
谢逊练此拳时伤了心脉,以至有时狂性大发,无法抑制。
而张无忌已有绝顶内功,再练此拳,便无妨碍。
七伤拳总纲:“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魄飞扬。”
这拳功每深一层,自身内脏便多受一层损害,所谓七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
“卧槽,总纲都出来了,崆峒派要哭了。”
“哈哈哈,扎心啊。”
【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
七伤拳总诀包括:损心诀、伤肺诀、摧肝肠诀、藏离诀、精失诀、意恍惚诀、七伤总诀。
此拳一拳之中共有七股不同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
敌人抵挡了第一股劲,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劲力他又如何对付?
七伤拳之名便由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