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朱载壡作为太子,是一人之下的存在,但是这孝陵里可是埋着自己的祖先啊。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明朝又是以孝道治天下,这就要求朱载壡必须要下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而朱载壡也不想要被那些个御史拿住把柄,再则作为后世之人,他对于这身份看得不重,但是对于孝道看得还是很重,对于祖先,他必须要重视,也必须要尊重。
因此他下马下得很是干脆!
而身后的那些个亲从侍卫,自然也都是干脆利落了。
朱载壡牵马走在那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不多时就到了那牌坊下。
这牌坊的中间有一额枋,其中上书金漆大字,“诸司官员下马。”
朱载壡微微眯着眼,抬眼看了好几遍了,确实只有下马两个字。
看来在那太祖时期,无论文官还是武官,都还是只骑马的啊。
当然了,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蒙古的影响,虽说大明是正统的汉人王朝,但是其实它吸收了很多前元当中的习俗,因此那建朝之初,朝气蓬勃,全员骑马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如今——
不提文官不骑马了,就连那些个勋贵们,那些个靠军功立家的也大多在坐桥上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唉——”
朱载壡一想到这眼下朝廷的现状,就忍不住一阵叹息,多少次,他想着自己把那帮子文官全部给杀掉啊,但是一次又一次,他提醒着自己要慢慢来。
他扭头看向那下马坊的一侧。
只见有着一块石碑立在那边。
朱载壡走近一看,只见那碑的额首位置,赫然刻着圣旨二字,而后视线下移,只见那碑身上,上书三个朱漆大字,神烈山!!
呃——
这三个字一出现,就唤醒了朱载壡沉睡已久的记忆,那是自己的便宜父皇写的。
要知道这神烈山就是嘉靖在十年改掉的。
看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神烈山碑吧。
朱载壡一边拍了拍那石碑,而后又抬头越过那下马坊,看向了那沿着石板路一路延伸而去的道路。
在那目光所及之处,一座很是规整的山丘突兀在神烈山南侧的山顶之上,那是宝顶,是明太祖和他的皇后马氏真正安息的地方。
明朝的帝皇安息之所,跟着国王的朝代是完全不同的,那秦汉一直到唐宋,所用的陵墓封土堆,一般都是方形的,当然也有少部分是长方形的。
但是大部分都是呈现覆斗状,被称为方上,等到了宋朝则是被称为陵台!
至于元朝嘛,不提也罢,那是用秘葬的。
也就是不起坟,不封不树,甚至还要用马群踩踏一遍地面,实在是离谱。
等到了明朝,则是采用宝顶形式了。
而后在东侧又有一座较小的山丘突兀得很,那是太子朱标的东陵。
这两座陵墓其实相互挨着很近。
单单这一点也能体现出朱元璋对于自己儿子的厚爱啊。
毕竟那些个功臣墓群,像是什么中山王,开平王啊,一个个那都是开国功臣啊。可是他们的墓葬呢,都在山北的阴面,那是隔着一座山啊!
朱载壡站在山脚,四处打量了下,嘴中啧啧有声,这神烈山,不得不说确实是一座万年吉地。
这从古至今啊,哪怕是没有进入封建社会的奴隶社会时期,也是极为注重死后的安排的。
当然了那时候还没有风水一说。
哪怕是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也是专门服务于卜选阴宅墓地的风水之术也没有发展完善,那时候是百家争鸣的时候,也是诸多思想慢慢成型的时候。
那时候,帝王们所追求的是善地。
哪怕是身为第一个帝王的秦始皇,他所选取的也是善地而已,也就是地形平坦开阔之地。
这善地与那恶地相对,主要是用于自身魂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后世的福泽问题,乃至于朝廷延续问题。
等到了唐宋时期啊,这风水之术啊,才开始慢慢形成,像是郭璞《葬书》一类,就是专用于占地用的。
那时候,整个风水有三个流派,当然了,只是大概的主流派系而已。
其中受到民间推崇的是形势宗和理气派。
而受到皇室喜欢的,则是五音姓利流。
就像是北宋时期,北宋的皇陵建的很是奇怪,其中缘由就是因为在卜选帝陵的时候,就是用了那五音姓利之说。
这赵姓为角音,所需的陵寝必须要东南为地穹,而西北为地垂,这就导致了所有北宋皇帝的帝陵全部都是低矮的没有一点宏伟之感!!
等到了明朝之后啊,这形势宗又登上了大雅之堂了,被历代皇帝所重视,包括现在的嘉靖帝。
像是那诚意伯,也就是著名的军师刘基,其实就是精通于形势宗的风水!!
这形势宗啊,最重龙、穴、砂、水,发展出了一整套完善的术法形式。
这如今朱载壡所看到的孝陵,就是出自于这形势宗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