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的风,和去年一样清爽怡人。
宋新月也和去年一样,重新开始忙碌。
她的事业,在忙碌中迎来新的转机。
俄罗斯订单陆续发货,得到的反馈都是好评。
开完早会,张婶他们围着老板,喜笑颜开地聊了几句。
张婶大嗓门,挽住宋新月手臂,开怀道:“月儿啊,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剪的东西能卖到外国去!”
“可不是嘛!像做梦似的!”一位曾经找不到工作的下岗女工,接话道,“新月,得谢谢你免费教俺们剪纸,要不我哪有这样的机会。”
还有人七嘴八舌接过话头,大家纷纷表达着获得劳动成果后的喜悦。
“我会尽量去拓展市场,大伙儿把剪纸技法再练得精一些,咱一起好好干,准差不了。”宋新月微笑着环视大家,“行了,都动起来吧!干活咯!”
员工们说笑着散去,开始各忙各的。
宋新月也回到自己画案前,开始画新构思天鹅湖的草稿。
这次解封之后,她脑子里的灵感,像一眼活泉似的源源不绝。
芭蕾舞剧《天鹅湖》,东正教的教义故事,以及她通过纪录片看到的北极圈国家风光。
各色中国神话人物和题材,更是层出不穷地在她脑海中以剪纸形式呈现。
艺术创作,源自不断输入,才能有用之不竭的输出。
宋新月为自己这些进步,在心里偷偷地小骄傲了一把。
她指间夹着画笔,正双手捂着脸美滋滋地偷笑。
画案上的手机忽然响了,是一通微信视频电话。
“嗯?是那位翻译?”宋新月狐疑地解锁手机屏幕,接通视频。
“宋姐,好久不见,佐布恰克老师想找你说点事儿。”视频中,是翻译小胡真挚的笑脸,“姐,你现在方便吗?”
宋新月也笑起来:“方便呀,那必须得方便!”
佐布恰克,是她在俄罗斯参展时,遇到的白俄罗斯雕塑家。
中文翻译小胡,是东北小伙子,跟着佐布恰克有几年了。
参展时,这位雕塑家很喜欢宋新月的剪纸作品《英魂长存》。
小胡对同样来自中国东北的宋新月,一见如故,便互加了微信。
从俄罗斯回来没几天,就出了疫情封城那档子事。
宋新月一忙活,把小胡这茬儿给忘了。
也没想到他真的会联系自己。
小胡是典型东北孩子性格,热情直爽。
他跟佐布恰克情同父子,也没个拘束。
“宋姐,恰克老师把你那幅《英魂长存》的照片,发给很多朋友看,有一位塞尔维亚的画家,特别喜欢你的剪纸作品,想进货,在他的画廊里出售。”小胡拉过坐在身边的雕塑家,共同出镜。
小胡这段话,信息量略大。
“谢谢,太感谢恰克老师了”宋新月有些激动,对手机屏幕上的中国小伙和白俄老爹,轻轻点头致谢。
那位雕塑家,很绅士地微笑着回礼。
他说了几句话,小胡赶紧翻译:“姐,我老师问你,是否愿意把剪纸作品卖给塞尔维亚的画廊?”
宋新月粲然一笑:“当然愿意呀!小胡,快帮姐多说几句感谢的话!”
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宛如一场令人欢畅的春雨。
她片刻都不能等,结束视频通话之后,立即给三哥发微信,把这个喜讯告诉他。
整个下午,宋新月沉浸在喜悦中无法自拔。
她对塞尔维亚这个销售渠道,非常有信心。
三月疫情在全球暴发时,塞方总统曾含泪向中国求援。
两国关系很亲近,这个优越软条件,让宋新月对塞尔维亚市场充满期待。
人逢喜事精神爽。
头两天,她还在琢磨是谁在参展前下黑手。
这下一高兴,她直接把那件糟心事撂下了。
宋新杰临近傍晚时打来电话,对塞尔维亚画廊的事非常重视。
兄妹俩在电话中商量很久,最后决定,由宋新杰和尤采夫负责与塞尔维亚那位画家接洽。
人世间的事,有时颇为玄幻。
逆风局,处处艰难,顺风局,事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