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想要成为某个行业的霸主,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肯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不说别的。
就拿bb机来说。
要想把bb机生产出来再推向市场,就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厂房、设备、技术等等都要一步步的来。
而且,单单生产出bb机简单。
但想要把bb机真正推向市场,那就得要有寻呼台。
没有寻呼台,那人家买bb机要啥用?
当电子表玩?
没有寻呼台,bb机就只是个摆设,连个玩具都不如。
说到寻呼台,那又绕不开信号基站,信号塔的问题。
寻呼机主要是基于模拟通信技术,使用高频无线电波进行通信,一个信号塔的信号塔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想要覆盖整个香江,那得建多少基站、多少信号塔?
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更不是个小数字。
接下来的几天,东盛电子科技公司的筹备如火如荼。
贾卫东说是当甩手掌柜,但是一切都是初创,他也不得不参与其中。
比如厂房的选址。
起初,想着也就自建一个生产bb机的厂房,也就没想着搞多大。
像元朗农场那样收购土地又太慢,贾卫东就决定收购别人手里现成的、还没有开发的地块。
跟着潘为人转了两天,没找到一块合适的地块。
不是面积小就是交通不方便。
各种不满意。
这时候,夏汉涛提议,研发阶段可以先租一个小点儿的厂房,先过渡一下,等慢慢物色好了地方,新厂房建好后再搬迁。
这样新厂房的建设也不用那么紧迫,研发和建厂两不误。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贾卫东果断采纳。
既然建厂房没那么紧迫了,那就像元朗农场那样自己慢慢收购土地,还能省下一大笔。
现成的厂房就观塘和荃湾比较多,潘为人很快就在荃湾租下了一个2000平方的厂房。
厂房有了,接下来就是人员和设备。
在香江,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在香江办工厂,一线卖苦力的生产工人是不缺的。
缺的是高端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
冉秋叶配合夏汉涛在人力市场找了几天,可让夏汉涛满意的寥寥无几。
研发设备也是个问题。
香江的设备与那国外比起来,相对要落后很多。
夏汉涛找到贾卫东后,主动请缨:“董事长!还是我回加州一趟吧,那边电子方面的人才和设备都很好找!”
硅谷?
一个名字很快就从贾卫东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想找电子方面的高端人才和设备,硅谷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思索一番后,贾卫东点头同意:“可以!让楚总监的财务部和潘经理的事业部都安排几个人跟您一起去,配合您的同时也给您打打下手。”
夏教授说道:“好!如果加州有合适的工厂,咱们就直接收购,设备打包海运回来。”
贾卫东说道:“夏教授!设备方面其他人也不懂,就由您全权负责,到了加州后怎么办都由您说了算。”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