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大家是村里的老住户,家建在村中心,和队长家隔得不远,家里也是茅草土屋,因为时间久远,并不比陆正然家的屋子好上多少。
他家经济情况很不好,别说吃肉,连饭都少有吃饱的时候。
陆老大和老娘许婆子一块过活,他跟媳妇许玉珍一共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叫陆正明,今年三十二岁,已经结婚了,娶媳妇吴彩英,也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石头,今年十二岁,小的叫山子,刚满十岁。
这两孩子正是狗嫌人厌,最淘气的年纪。
小儿子陆正国,二十岁,单身没有结婚。
中间还有个女儿,早年便已出嫁,当时为了多收彩礼,陆老大把她嫁到了更偏远穷困的山区,十多年了,只回来过一次,基本上没了来往。
这一家八口,一老两小加上五个壮年劳力,按说好好劳动,日子也难过不到哪里去,可惜陆家人天生长得矮小瘦弱,体力不行,又都是懒骨头不愿意吃苦,每次上工拣最轻松的活计做,还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经常被队长骂,扣工分也是常有的事,一年下来分不到几个钱。
这家人干活不行,吃饭却很厉害,特别是两个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好的不得了,什么都能抓起来啃一口。
这么一来,收入没多少,开销却很大,家里的景况在整个村里都是最差的。
这几个月来陆家人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面,煮红薯,只是别人家能混个肚圆,他们家却连这都吃不饱。
好在还能时不时地去陆正然家搜刮点东西,聊胜于无。
今天陆正明听到陆正然家里吃肉,顿时心痒痒,打了水回家就把这事跟爸妈和奶奶汇报,商量着要去陆正然家让他把肉拿出来孝敬自家。
这三人都是贪婪之人,自然满心赞同。
陆老大还把这事揽了下来,夸口说上工后就去通知陆正然,让他下了工把肉提过来。
“他陆正然要是懂事,不用我说,自己就该主动拿来孝敬妈,现在倒要我去催,不像话!”陆老大气哼哼地背着手,望向陆正然家的方向。
他已经想好了,呆会儿见到陆正然,定要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让他都拿过来,他们两个年纪轻轻,吃那么好干嘛,就应该让老人吃。”他的媳妇许玉珍也在旁边帮腔,“冯知青还是城里来的学生,这点道理不懂,得好好教教,我看到她也说说她。”
两口子想得倒好,哪晓得上工后,冯慧慧直接没有露面,陆正然一直和建国柱子他们在一块做活,陆老大冲陆正然使了好几次眼色,示意自己有话对他说,陆正然不知道是没看到还是没看懂,干活干得倒是卖力,就是不接受他的召唤。
陆老大有心上去叫他,可看着建国又鼓不起勇气。
这小子也是个说话刁钻不留情面的,大道理还一套一套,每次对上他,都被他训得灰头土脸,夹着尾巴灰溜溜离开。
陆老大无法,只能想着收工后去陆正然家里找他,结果他竟然和建国柱子早早干完活,一起回家了。
陆老大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要去帮着陆正然修院墙。
他听得火起,大家伙院墙都是一样,倒是陆正然要搞特殊,修那么高干嘛,这是在防着谁?
可惜人家又没有找他帮忙,也不花他一砖一瓦,一分一毫,他再生气也管不着,只得一个人回家。
“不怕,他们修完院墙总得回家吧,你那会儿再去。”许婆子眯着眼安慰他。
她快七十了,本来长得就瘦小,老了后越发缩了水,比石头山子个子还矮,干干瘪瘪只剩一小把,精神却好得很,一双小眼睛闪着狡猾的光。
村里像她这个年纪的老人不多了,她的辈分就高,自认为应该受人尊敬,时不时地就这疼那疼找陆正然讨要孝敬。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活几年,那小子心太毒,有点好东西都不晓得想着我,倒自己藏着吃。”许婆子瘪着嘴骂,“老二当初就不该养她,没良心的东西。”
许玉珍见惯她骂人,倒也不劝她,任她在那骂骂咧咧,只尖声叫着媳妇吴彩英:“彩英,干嘛呢,还不做饭,等我请你?”
陆正明和陆老大在堂屋里对坐着抽烟,也对着吴彩英吼:“在磨蹭啥,要一家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