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的老人就喜欢这样的。
“这就对了嘛,想开了,啥事都没有。”
“巧珍,来给马栓倒杯水。”
巧珍看到马栓来了,早就从高凳子上跳了下来。
“马栓,你来了。”
“酒厂的人去你家考察了吗?”
巧珍主动问起了酒厂签约的事情。
“巧珍,我就是为这事来的。”
“今天上午,酒厂石厂长和采购员常林平,带了厂里好多人来我家。”
“有销售科的,还有技术科的。”
“先看了我设计的陶罐图纸,接着看了我的烧制模型,最后又考察了几个窑口。”
“结果怎么样?”
巧珍和刘立本急着问。
“他们都很满意,当场就签订了供货合同。”
“一年供应1000套?”
“是嘞。”
“马栓,你真厉害,这不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嘞。”
巧珍夸赞道。
“甚么?一年就能成万元户?真假的?”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粉,也没能成为万元户,你这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
刘立本有点不相信。
“你说说,多少钱一个吧。”
“叔,我们平时拉到集市上卖的话,是12元一只,这次我和酒厂签订的是99元一只。”
“这次合同签订的是供货1000只,就是9900元。”
“酒厂领导说了,根据这次在上海糖酒展销会上销售的情况来看,今年不止能卖出1000瓶。很可能更多。”
“他们跟我说,很可能还要追加订货量。”
“这还真是万元户嘞,马栓,好好干。”
“这要干好了,不比那个当什么老师强?”
刘立本睁大着眼睛,吃惊的听着马栓说酒厂有可能还要增加订购量。
“叔,我今天正是为这事来的。”
马栓看到刘立本很感兴趣。
及时说出了今天来的目的。
“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
“叔,是这样,我那边要烧制出这么多陶罐,我的精力实在来不了。”
“你看我要设计图纸,还要制作磨具,还要验收成品。还要送货到酒厂。晚上还要写小说”
刘立本听着马栓说出这一大串的事情。
“你这还真够忙的,比我忙多了。”
“所以,叔呀,我想让巧珍有空的时候到我那里帮帮忙,帮我把下产品质量关。就是产品验收这一关。”
刘立本终于听明白马栓今天来的目的了。
“我说马栓,你今天来我家敢情是要人的。”
“叔,可不敢这样说。”
“我征求你意见嘛。”
马栓故意放低姿态。
“昨晚巧珍从她二姨家回来跟我说了这件事,说你想让巧珍去你家帮忙。”
“本来吧,按照老风俗,闺女还没出嫁过门,就到你家去,怕人说闲话。”
“再说,我这家里一大摊的活,主要靠巧珍来做。”
“说真心话,我不能让巧珍去。”
“叔,现在都是新时代了,不一定非要男女双方先结婚,才能到一起干活的,那是老观念。”
“还有,巧珍到我那边做产品验收,还能学到个技术啥的,以后把生意做大,兴许有帮助呢。”
“巧珍先把这边的活干完再到我那边去,反正离高家村也不远,叔,你看这样行吗?”
刘立本沉思了一会。
然后看看马栓,又看看巧珍。
“巧珍,你说呢?”
“我看行!”
巧珍马上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