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傅嘏认为应该出兵,以减轻征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诸葛诞的压力。
原本计划是由豫州刺史程晓率部进攻武昌,逼吴军自守,现在程晓已经率部协助毌丘俭作战,威胁武昌无从谈起,如果荆州不出兵,武昌的吴军必然东进,濡须坞、皖城都有得而复失的可能。
钟会等人则认为不应该出兵。
就算荆州不出兵,吴军也不敢掉以轻心,轻易东进。相反,如果出兵了,却无法顺利攻克江陵,反而会让吴军放心东下。
这次东征,之所以顺利,除了天子指挥得当,诸将奋勇之外,淮南、淮北多年屯年积累的粮食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些粮食,我军是不可能如何从容的。
相反,荆州交战多年,荒芜如庐江、淮南,存粮有量,支撑不起大军的长期间征战。
其次,江陵城坚固,难以攻克。
自从关羽重修江陵城之后,江陵城就没有被攻破的记录。吕蒙白衣渡江,靠的是欺骗,诱降了麋芳。若非如此,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王基刚接手荆州军事,兵将不熟,立刻进攻江陵这样的坚城,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如果攻城不克,不仅师出无功,浪费钱粮,还会让吴军摸透我军的底细,放心东下。
与其如此,不如引而不发,等待更好的时机。
退一下讲,就算武昌的吴军东下,他们能夺回濡须坞吗?
攻守易势,征东将军毌丘俭已经将濡须坞由一座面对北方来敌,利于水战的要塞改造成了面向南方来敌,利于陆战,又有三万大军在手,就算吴军举国而来,也未必能攻克。
经过反复的讨论,曹芳最后采纳了钟会的意见,决定荆州按兵不动。
就算要打,也要等王基上书请战。
能不能打,王基才是最清楚的人。他年已六十,去荆州就是为了立功的。如果有机会,他绝不会轻易放过。
——
张俨下了船,抬起头,看着修复一新的东关,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座城是诸葛恪修的,目的是为了刺激魏国,诱他们来战。结果魏军来了,诸葛恪却不战而走,将这座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务修复的要塞拱手相让。
反倒是魏国君臣,占据了此城之后就不走了,还以此为据点,攻克了濡须。
在岸边等候的钟会上前,与张俨行礼,笑容满面。
“久闻江东张惠恕(张温)之名,可惜缘浅,未得一见。今日能见到张君,能够领略江东名士风采,聊以欣慰。颍川钟会,见过张君。”
张俨一听钟会的名字,连忙上前行礼,互道仰慕之情。
且不说钟会本人的名声,就颍川钟氏四个字就够唬人的了。吴郡张氏虽然也是大族,与颍川钟氏比起来,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吴郡张氏成名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远远比不上颍川钟氏。
再者,钟会提到张温,也让张俨心情复杂。
张温不仅是吴郡张氏的骄傲,更是江东士人的骄傲。当初孙权虽然不喜张温,却也不得不承认张温的才华,派他出使蜀汉,以免被蜀汉士人看轻。
出使很成功,但张温却因为称赞诸葛亮而被孙权忌恨,后来又牵涉到暨艳案,最终死于非命。
张家也因此遭了大难,几乎一蹶不振。
如今孙权驾崩,形势危急,他才有机会被重新起用,担任大鸿胪丞,来与魏国商议休战之事。
这个任务很难。
如果不难,估计也轮不到他。
一路走来,他愁得不知掉了多少头发。此刻一见面,就被钟会刺激了一下,心里更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