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她吧,当工地后勤领班,再找三个厨娘给她帮忙。
还得从霍家军里挑两个战士出来, 维持工地秩序和安全。
万一这些工匠里头有不老实的呢?
楚襄安排好了人手,便给刘平安支了一笔钱。
“你负责采买和监工,每日傍晚来府上汇报当天的支出与进展,事无巨细,一丝一毫都不可遗漏。”
“是,小人遵命。”
刘平安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用麻布裹着的银钱,沉甸甸的。
他忍不住抬眸看了一眼,但也只是一眼,并未多看。
楚襄打量着他细微的神色变化,温声道:“我说过,窑厂建完了,你就是厂长。我可是很看好你的,别让我失望。”
刘平安能在康家做到陶坊坊主,就证明他不是个蠢货,一听就明白楚襄的言外之意。
他连忙低头,“小人虽然没读过书,却也懂做人做事不能像那鼠目寸光之辈,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了心神。贵人既然将如此重要之事交托与小人,小人定不会辜负贵人的知遇之恩。”
话说得好听,事最好也给她做得漂亮。
楚襄未接腔,淡淡道:“出去吧。”
刘平安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人一走,楚襄立即就四仰八叉地往榻后一仰,霍璃乖巧地上前来,给她捏肩膀。
“殿下要不要去睡一会儿?”
“睡不着。”
楚襄打了个滚,心里惦记着其他事。
她又爬起来,翻开康家名册,“让人去请木坊的坊主过来见我。”
她之前没有大动康家原有的匠人们,不仅是因为是一时找不到人手替代,更因为了解过坊主的为人,调查了其家庭背景。
比如刘平安,精明圆滑但不市侩。
再比如名叫魏正的木坊坊主,勤恳老实,爱护妻子。
妻子多年未育,魏正的父母便让他休妻另娶,他始终不肯,后来他父母闹得太厉害,他干脆分了家,带妻子出去自立门户。
先不论他和他妻子多年没有孩子到底是谁的问题,他生在这个时代,能对妻子不离不弃便算是很难得了。
至少品行不坏。
因此当魏正战战兢兢地跪在她面前时,楚襄有意放缓了语气。
“不必太拘谨,我唤你来,是有事情交代你。”
楚襄指了指桌案上的一叠麻质纸,“这是我从康家搜出来的,听说是康正德让你试着制出来的?”
魏正微微抬头看了眼,又小心翼翼地点头。
“制得不错,就是扎手了些。我这里有个改良后的造纸法子,造出来的纸更为柔滑平顺,我已亲身试过了。”
楚襄将一张写满字的纸递过去,“这张纸就是我试验过后的成品,上头写的就是工艺流程。”
魏正连忙抬手接了,低头逐字逐字地看起来。
“我在登记册上看到,你是识字的?倒是难得。”
楚襄赞了一句,魏正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黑黑的脸上露出一点红。
“小人幼时跟着第一个主家的少爷,识了些字。前些年从青州来了个有学问的老先生,先生开堂讲学的时候,小人厚着脸皮也去听了几回。”
是个爱学习,有上进心的。
楚襄对他更满意了些,“你仔细看看我写下的流程,带着几个木匠一同干。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便来问我。”
魏正性子内敛,即便那洁白平滑的新型纸张令他无比惊奇,他也没有表现出太多。
只是低眉敛目地行了个大礼,“小人领命。”
话至此,他就该退出去了。
但他跪在地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欲言又止。
楚襄耐心问道:“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