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娘的儿子周卫国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考上的是首都的大学。
他们这条街,去年除了白玲还有一个考上大学的。比较起来,周卫国家虽然也陆续有人上门看稀奇,但不如去年第一个大学生那么轰动。
周家热闹了一个上午,就渐渐冷清下来。
周卫国有些不高兴。
“去年王家人考个省城大学,街道敲锣打鼓宣传了一番,我考上的可是首都师范,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白玲冲了杯高末放到周卫国面前,“说一上午话了,润润嗓子。”接着又安慰丈夫道:“去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家自然更关注。这种事不用太放在心上。”
周卫国轻哼一声,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然后“呸”地吐掉嘴里的茶叶沫子。
白玲问:“什么时候去学校报道?”
周卫国答:“还早呢,通知书上写的是9月5号到8号。”
白玲点点头,“还有一个来月。趁着这段时间,我和妈凑点棉花,给你絮床新被子,到时候带去学校。”
周卫国点点头,然后放下茶缸,抓住白玲的手。
“你”
周卫国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早知道,你还不如去年就去读了呢。即使分隔两地,好歹也都是大学生。”
白玲去年考上的是省城师范,周卫国落榜。
今年两人报考的都是首都师范,周卫国的通知书已经到了,白玲的却没动静,落榜几乎已成既定事实。
白玲心中苦涩,她陪着周卫国复习一年,就是为了夫妻在一个学校。
谁能知道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周卫国看着妻子,目光殷切,“你不能再像上半年那样放松了,一定要努力,别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白玲愣了愣。
难道在周卫国心里,她今年考差了是因为不努力?
这次她的确在学习上放松了很多,可都是因为承担了更多的生活和工作责任啊。人的精力有限,哪能都兼顾呢?
本以为她去年考得不错,今年也一样行,可以把学习时间匀给他。
可他好像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付出,还对她有些微埋怨
想着想着,白玲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不,不是,周卫国不是这样的人,她把他往坏处想了。
看着周卫国一脸的关心,白玲的心绪渐渐安定下来。
“我会努力的。”
周卫国长长叹了口气。
“棉花?”云琳不解道:“这个天,要棉花做什么?”
白玲道:“想做床新被子让卫国带去学校,冬天就正好用了。”
棉花票不好弄,白玲特意来找陈宗青想办法。
云琳点头,“行,等陈宗青回来我问问他。”
白玲:“不管成不成,都谢谢你们了。”
“客气。”
白玲又道:“对了,街东头有个王家你知道吗?王婶的儿子不是考上了省城师范吗,今年暑假回来,就带回来了一个对象。”
云琳笑道:“念了一学期书就找回来一个对象?挺厉害啊。”
白玲也笑了,“可不,那姑娘还是省城人呢,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这不王婶也想送人姑娘见面礼,又不知道送什么才拿得出手。毕竟姑娘是大城市人,可不能送太土的东西。”
“最后琢磨来琢磨去,看上了你身上穿的裙子了,想让冬冬帮着做一身。”
云琳道:“这简单啊,让她过来就是了。”
“问题就在这。”白玲解释道:“送裙子是王婶临时起意的,可她一时半会买不到好料子,就想问问你这有没有多的匀给她。”
“她说可以按照成衣的价格买,百货商店卖多少她就给多少,总之不会让你吃亏。”
陈宗青上次拿回来的料子已经用完了,不过云琳想了想,还是点头道:“行,你让她抽空过来量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