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83章 第 283 章
第(2/2)页

但不管怎么说,一两万人也是县内十分之一的人口了!而且这不会是孩子、老人,甚至妇女也很少,基本上都是家庭顶梁柱一样的存在。就算此时人均寿命短,壮年男女本来就占比高,这也等于是扫掉了大部分青壮年男子!

这些人是家庭的支柱,他们有了谋生的依凭就等于背后的一个家庭有了支撑!虽然以此时的社会条件,只靠一个人养活一个家几乎不可能,家庭其他成员也免不了参与一些低价值的劳动(比如包干家务,又比如负责家里的几亩薄田,搞搞农副业)。但有了一个家庭成员获得不错的劳动报酬,整个家庭就能被盘活!

这就像后世经营公司,不怕低利润单,这些低利润单只要能够让员工有事做,冲抵一些折旧,解决公司运转的成本就好了。怕的是只有这种低利润单!低利润单配合少少的高利润单,公司就能被盘活!

此时长城县的这些家庭,靠着家庭成员的辛苦劳动能达到最低的生存要求,这个时候家庭顶梁柱又有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这就意味着脱离了生存,有了一些生活的样子。他们可以基本温饱,还能偶尔有一些‘消费’。

一两万个新增有消费力的家庭,对于此时的一个县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围绕着这些,长城县又多了一些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一两万个有消费力的家庭,即使他们买的大都是酒肉、纺织品等关于衣食的基本商品,消费层次低的可怜,对经济的劳动作用也是很大的。

这就是个良性循环,一两万个家庭围绕长城县的产业吃饭,然后又有一些家庭围绕这些家庭吃饭,甚至还有了少少的服务业形成一个循环!

最直观的,从如今长城县市面上看,竟让人有此地居民安居乐业、物阜民丰之感。这种感觉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或许不那么少见,但在如今年月,那可真是少见的不得了!

此时即使是建邺等政治中心,看起来富贵逼人,实则也是少数世家大族定居带来的繁荣假象!围绕这些世家大族做文章,不少人得以谋生。可这终究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生计,长城县不同,产业建立起来后,以最少的开销带动了最多的就业,真正惠及到了最普通的居民。

长城县可没有建邺那些陷入赤贫的底层流民!

当然,这也有长城县人口远不及建邺的原因长城县本身的就业缺口就不算大,许盈搞了那些产业之后立刻就解决了失业问题(甚至还有些冗余)。而同样的事,在建邺就不会那么好使了。

许盈对自己经济方面的成就最满意,百姓对此感受也最深。但对于外界,甚至是本地一些大户来说,他们最认可的却是文教方面的成绩只能说,对此时掌握了发言权的人来说,无限拔高文教成果是一种政治正确!

像是本地一些大户,本身是豪强,屁股其实不在那群人那边,但还是有这种想法,典型的已经被忽悠瘸了。也不想想,他们立身之本就在本地,本地民生是重中之重,文教对他们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

当然,许盈也不是对文教方面有么么不满,这也是他推动的事业呢!

而在这方面,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太平书院其实不只是太平书院,许盈还在长城县本地搞了免费蒙学。另外,像是竹器、造纸、茶叶这些产业,还有各自的‘职业教育’,这对产业工人也基本免费,钱由行业内部自己出(行业由此可以得到签了五年到十年不等身契的工人)。

蒙学也就罢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好的,只是受限于财政,能够这么搞的地方还是少!至于职业教育,才真是长城县独一份——大家族内部,又或者商人的大作坊,这些也有职业教育,一般是师傅带徒弟,大家族、大商人显然有固定培养工匠为自己提供服务的认识,所以也会为此付出一些。至于外面,徒弟想要学艺就得付出不小代价了。

但像长城县这样敞开了、大规模搞职业教育的还是少数,大家都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规模搞的太大,又没有完全限制学徒的人身,这不是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么!

此时的人受限于时代,目光所及看到的东西和后世人不太一样也就是许盈的坚持,长城县才有了如今的‘独一份’。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重生1981:从北大荒赶山到万元户人贩子拐我进山村?我这村老祖爷宠嫁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逍遥潜龙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749局请我捉妖,你占我道观?铁锅通古今:团宠小福宝的逃荒日常断亲后,我成为魔帝传人寒门败家子,开局接盘美艳嫂子闪婚后,软饭男巨富马甲藏不住了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医道无双陈飞林秋涵穿书?我凭啥给女主发金手指龙医归国,绝美总裁夜敲门逼婚当后妈!随军后禁欲大佬上瘾她见青山公路求生:冰封开局我靠玩偶躺赢天下长宁被关三年,真千金靠弹幕封神了五个哥哥上门接,大佬假千金她不装了!漫漫末世成仙路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穿越1959送了一个系统江湖: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