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三五八章 唐启华
第(1/2)页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唐启华则相对的内向一些,这是一位擅长做学问的,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学者型人才。

二人聊了很多关于心学的内容。董良其实不是很懂,但是他知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样就打开了自己的逼格。一些专业的词语,加上简单的解释,就将唐启华说的一愣一愣的。

唐启华要刨根问底,他又转移到新的话题上。反正咱们这位元首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让他深入地谈这些哲学问题他还真说不出多少。

只能用一些后世才存在的新词汇去忽悠人家。

这真的是一个性子淳朴的学者,董良觉得唐启华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有些浪费了。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他在厦门岛帮忙筹建一所大学堂,就叫厦门大学堂。

华族已经有了一所振华大学堂,但是华族的大学堂不可能只有一所。

这次他准备一次性组建两所官方的大学堂,福州大学堂和厦门大学堂。

福州的大学堂主要整合府学以及福州城内数量繁多的书院。

福州城内的书院学习的内容偏向保守,他们在儒学上也以理学为主,因为福州大部分的书院都是研习理学的。

福州最有名的鳌峰书院,就是由康熙年间的理学大家,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

自朱熹以来绵延不断的理学文化传统,在朝代更替的战乱中遭到了严重冲击,张伯行创建此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兴理学。自此开启了福州作为理学的学术中心的地位。

董良对理学没有偏见,但是清末的理学走进了死胡同,缺少活力,这就是一家独大的后果。

而唐启华钻研的是心学,他与西南云贵地区的心学学派联系密切,可以以自己的影响力号召一匹人。

心学相对理学更加的开放,因此厦门大学堂将会以心学和西学相结合,成为一所开放性的学堂。

有了不同,竞争才会更加的激烈。而董良觉得只有竞争才能让文化更加的繁荣,就跟诸子百家时代一般。

现在的华族文化一直被理学所压制,一片死气沉沉。

与唐启华谈好了他的安排之后,唐启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不好意思的问道:“元首,我听说华族在扶桑有很强的影响力,听说扶桑人好研究心学,属下想要过去交流一下。”

心学在扶桑非常流行,大部分的扶桑读书人研究的都是阳明心学。

唐启华想要过去探一探,可以理解。

董良早就准备派儒学大家到扶桑去讲学。这也是在文化上同化扶桑的一个方式。

唐启华愿意奔赴扶桑交流,这是好事情。不过这要等大学堂的筹备工作做好之后。

董良每控制一块地盘,都要将所有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能让他们给闲着。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他很清楚,人只要闲着就会胡思乱想。农民分到土地自然要忙着整理自家的田,地主得到补偿,也要想着怎么去做点生意,投资个什么工厂,又或者是添置一条船,工人要安排工作,实在没有工作,派去修修城墙和道路也行。这些读书人也要给他们找到事情。

大学堂成立起来,华族就相当于给了读书人一个态度,那就是我非常重视你们。

按照学派设立不同的大学堂,就是给他们拉仇恨,让他们将注意力就放在学术斗争上。

哪怕是到了岗位上都能够竞争起来。

董良总结了一下,所谓帝王之术,就是让手下的人自己斗起来,如果底下的人团结一致了,那么他们要斗的对象可能就是上面那个高高在上的。

为了让唐启华的行动更加方便,董良还给了他一个学部副总长的头衔,再加上厦门大学堂大祭酒,这在扶桑还不得被众星捧月啊。

送走了唐启华,杨瑛瑛过来帮忙收拾茶具。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校花青梅恋上我嫂子把我整成精神病,我却无敌了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全民御兽:断绝关系后,我掠夺极品词条!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太古封神将军活不过仨月,换亲后我旺他百年鬼话连篇夏一天郁小雪为民请命,重生后我走上官场巅峰爱,过时不候穿书七零撩男神,科研致富兴祖国弃妇重生,拐个皇子拽上天!惹她!疯了,顾夫人有千层马甲姜秘书甩离婚书,霍总红眼失控夜火缠绵爹爹开门,系窝呀她顶级白莲,进宫嘎嘎乱杀祸仙七零辣妻一撒娇,硬汉老公乖乖宠成婚三年,世子掐腰哄我改嫁我的冰山女总裁(又名离婚后:高冷女总裁后悔了)美女学院,就我一个男人进去了?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穿书后,我抱紧破产大佬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