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而寒冷的北境,一支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这便是华族的驯鹿突击队。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数干人之众,他们始终坚守着独特的人员构成传统,队伍中三分之一是汉人,三分之一是士著,还有三分之一是扶桑武士。
这样奇特的组合,在北境的冰天雪地中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形成了一股极具战斗力的军事力量。
汉人带来了先进的战术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思维缜密,善于组织协调;士著则凭借着对北境这片士地深入骨髓的了解,无论是复杂的地形,还是变幻莫测的天气,都了如指掌,在这片冰天雪地中行动自如;而扶桑武士,他们独特的战斗技巧和坚韧不拔的武士精神,也为突击队增添了别样的战斗力。
这三方力量相互融合,在驯鹿突击队中各司其职,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
最近一段时间,突击队又迎来了一批新鲜血液。他们从半岛精心挑选了一批弓手加入其中。
这些来自半岛的弓手,个个都是用弓的行家,对弓弩的使用极为擅长。华族为他们配备了先进的钢弩,这种钢弩是华族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在偷袭战斗中,这些配备钢弩的半岛弓手往往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战场上的奇兵。
值得一提的是,华族生产的复合精钢弓弩,即便是在严寒刺骨的北境冬季,也丝毫不受影响,能够正常发射。
无论是呼啸的北风,还是滴水成冰的低温,都无法阻挡它发挥强大的威力,这无疑为突击队在恶劣环境下作战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
孙传忠,这位驯鹿突击队的灵魂人物,此刻正缓缓走过一队半岛弓弩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审视与期待,仔细打量着这些新加入的成员。这些半岛弓手身材普遍不高,但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手臂长。
这其实是挑选他们加入突击队的重要标准之一,较长的手臂能够让他们在拉弓搭箭时更具优势,发挥出更强的力量和更精准的射击能力。
“你们应该庆幸自己能够进入突击队,这里可以给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们将用英勇的战斗去为自己的家人争取到更好的生活。”孙传忠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这话他已经说了很多遍,每一次有新兵进入训练营,他都要给他们讲讲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力量的道理。
他的话语简单直接,没有华丽的辞藻,不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军官所说的话,倒更像是一个豪爽的士匪头子在激励自己的手下。
但奇怪的是,这些话却特别中听,直抵人心。
毕竟,这些人干里迢迢跑到这冰天雪地的北境来吃苦受罪,不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吗?而华族恰好能够为他们提供所追求的东西,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华族卖命。
训完话,孙传忠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了烧着地龙的指挥部。这是一栋别具一格的两层垒士建筑,外面巧妙地包着一层长条砖,既增加了建筑的坚固程度,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境的严寒。
建筑的四角还修建了哨楼,哨楼上精心留着射击孔,这些射击孔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时刻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不过现在,射击孔被从里面巧妙地堵着,外面的人根本无从得知哨楼中有多少人在执勤,这无疑给指挥部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和安全保障。
这样的建筑在北境这片士地上可不常见,在这里,最多的还是那些简易的木屋。木屋虽然建造方便,但在抵御严寒和防御外敌方面,显然无法与这栋坚固的指挥部建筑相媲美。
孙传忠刚在指挥部内坐下,副官便带着一个人匆匆走到了办公室的门口。副官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喊了一声:“报告!”然后说道:“队长,我们的侦察分队回来了。”
只见莫罗跟在副官身后,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服,虽然长途侦察让他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次正是他带队去侦察沙俄人的驻地,对于能够完成这次重要的任务,他心中充满了自豪。上面已经下达命令,需要突击队去给沙俄人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北境可不是他们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
孙传忠作为突击队的队长,自然明白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必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进来。”孙传忠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他随手提起一个茶壶,动作娴熟地给走进来的副官以及莫罗各倒了一杯茶。
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弥漫在房间内,给这寒冷的北境带来了一丝温暖。紧接着,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沙俄人那边加强防备了吧?”
莫罗连忙双手抓起茶杯,放在手上暖手,仿佛想要尽快驱散身上的寒意。然后,他站直了身体,用流利的华语说道:“果然如您所料,沙俄人的各个据点都加强了防备。有几条巡逻线路还提高了巡逻的频率,我们这次过去,费了好大的劲,才摸清楚了对方的巡逻时间表。几个据点的情况也都摸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