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新老国舅对上了,最终老国舅不敌猖狂的锦衣卫,惨败!
不止作恶的豪奴进了镇抚司,府里的积蓄也被扫荡一空。
老国舅在寒冬腊月里骑着驴,哭着去找太后告状,却被拦在皇城外。
“太后娘娘凤体违和,陛下有旨,请国舅爷改日再来探望!”
老国舅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外甥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有了小舅子,就把老舅扔一边儿去了!
当即不顾脸面地在皇城门口哭嚎起来。
深宫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穿着常服,简简单单盘了个发髻,别着几支金簪子,像是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太。
如果不是身穿龙袍的皇帝,和一身素衣的皇后跪在她面前,谁也不会相信她是当今太后,皇帝的生母。
“母后,舅舅家属实过分了些,去岁里,吏部刘尚书家的小儿子失踪,都要去舅舅府上交了三千两银子,才找回来。”
“千错万错都是博儿的错,求母后息怒。”
皇帝和皇后一唱一和在太后面前演着双簧,一个指责舅舅,一个替弟弟认错。
太后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对夫妇,忽然笑了起来。
“起来起来,这有什么,牵扯上这种腌臜事,本就是他的罪过,要是早知道他有这些牵扯,你们不罚他我都还要罚他,哪里会等到博儿查到他身上!”
“翠儿,去,传我口谕,打他二百板子,顶不住就分两次打。”
不等太后身边儿的侍女出去,一个小太监轻声在回禀,多位大臣求见陛下。
眼见弹劾的人来了,太后强挤出温言劝帝后回去,再三表示弟弟是咎由自取,让两人不必自责云云。
帝后一走,太后宫内就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
老国舅被告状不成,还被太后打了板子,多名大臣联名弹劾,好悬没把老国舅脑袋给拧了。
天天都有丢了孩子的百姓在老国舅门前骂街,还有锦衣卫在旁边免费发干粮和热水。
虽说人头滚滚,血冰积了三尺高,如此重的杀戮,不但没让锦衣卫的名声更烂,罕见的让锦衣卫的名声好了一点儿。
但这些不是杨博想要的,他想要的那个人,恐怕很难回来了……
为一个人,两国开战,这是不可能的。
赵国有锦衣卫,燕国也有燕云卫,那个卑鄙小人,肯定会严防死守,直接拿链子把阳阳拴起来,不给自己一点机会!
——————
甄氏在济南听说儿婿没了这个消息,兴奋的差点儿叫出声来。
本来买凶不成,被鬼市的人缠上了,不停地讹她钱,三万两银子都砸进去了还在不停地要,害得她整天担惊受怕的。
如今听了这个消息,可算了了她一桩心事了,管家权很快就会回来了!
老太太没精力管那么多事儿,府里又没人管,还不是要交给她!
兴奋地甄氏叫了一桌席面,跟齐妈喝了个痛快!
——————
薛阳慢慢下地恢复着僵硬的身体,头有些隐隐发晕,蒙汗药吃多了的缘故。
他只希望杨博不要因为慕远的手段,迁怒于保护他的护卫。
也对慕远的变化感到无比心寒。
这一路,不知死伤多少人,才把他从金陵偷到燕京。
为了自己,死了这么多人,他好像一点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