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是陛下的人,绝不会干预政事。”
“你很聪明,希望你能一直聪明下去。”
刘辩忽然意识到,汪直单独执掌东厂的话,权力有些太大了。虽然太监不能威胁到王朝的根基,却能影响内宫。
也许,他该给汪直找一个对手。不过眼下系统已经瘫痪,这件事只能暂时搁置了。
刘辩收起思绪,又道:“你也累了,去吧,好好沐浴一番。”
赵飞燕闻言,心中十分欢喜,皇帝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谢陛下。”
正当刘辩一步步集权之时,其他人的王图霸业也在开启。
这一世的朱元璋本是扬州人,后来因为受到地方压迫,与汤和,徐达,常遇春等人奋起杀人,随后为了逃避追捕逃难到了冀州。
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黄巾军,参与了黄巾起义。
但黄巾军毕竟是由农民组成,很快在装备精良的大汉精锐清剿下败亡,朱元璋于是带着徐达等人遁入山林蛰伏,伺机而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出身寒门的刘基,刘伯温。
在这个世家把持天下的时代,寒门出身的刘基纵有天纵之才,却也找不到出头机会,于是顺势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
随着刘基的加入,朱元璋的发展开始变得顺利,他先是迎娶了张角之女“张宁”,获取了黄巾在冀州的残存力量。
随后又在刘基的谋划下,杀死了前往冀州的袁绍。
这是系统的安排,却又完美的和现实接壤,仿佛这就是真实的故事。
冀州,邺城。
州牧治所的正厅内,两道身影正相对而坐。
其中一人正是当今冀州牧,韩馥。
至于另一盆,正是朱元璋的谋主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为何会出现在韩馥的身边?
这源于他的一个计谋,驱虎吞狼,一石二鸟。
韩馥虽是袁氏家族的门生,但是对于袁绍的到来,他并不怎么欢迎,甚至是抗拒。
因为他很清楚,袁绍一来,他麾下很多人都会倒向袁绍。哪怕是他自己,也找不到拒绝袁绍进入冀州的理由。
因为他是袁氏门生,拒绝袁氏,会被世人看成是忘恩负义。这个时代的人十分看重师徒之名,一道声名被毁,他的威望也就会随之一落千丈。
但是在刘伯温加入之后,给韩馥献上了一个计策,借刀杀人。
韩馥不能对袁绍下手,山贼可以,只要透露袁绍的行程,再许以重利,走的人能杀死袁绍的人。
“伯温,此次多亏了你的妙计,否则袁绍一来,这冀州恐怕就要换一个主人了。”
韩馥看向刘基的眼神愈发欣赏,俨然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的第一谋主。
因为在听说袁绍正在赶来冀州的事后,沮授等人都一致进言让他迎接袁绍,却无一人为他着想。
刘基闻言微微一笑:“主公客气了,这是在下分内之事。”
他从来都是朱元璋的人,不论是袁绍,还是韩馥,都只是他们入主冀州的一颗棋子。
“报,禀主公,渤海发生叛乱,黄巾余孽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