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百草葳蕤——南溪
2018821
记得从前,
鲁迅少年时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严厉的老师一板一眼,
孩子做错事要被打手板
木尺比手掌硬,
疼痛的孩子眼泪委屈,
不懂得怒斥和反抗,
呵,教育的不当,
调皮好玩是天性,
怎会是不正当?
鲁迅啊,他的天性怎能被老师的教尺所折埋?
趁着老师不注意时,描摹墙上的画,
花鸟虫鱼活于眼下,
偷偷地功夫到家
怎么不成为个画家?
看自己爱看的书,
何必四书五经此一家?
我不记得鲁迅少年时代读过什么书,
是否也得按私塾里那刻板的老师要求的
读规定的传统书籍,
哪怕他不大愿意读。
记得他说过的,
那个既让他又爱又恨的素质庸俗的身体壮硕的乡下保姆,
教了他一些在他看来很可笑的符合规矩的事情,
他心里直无奈地恨得心痒,
然而,又是这个乡下女人,
给他买回了那本他想要的书——《山海经》。
鲁迅的心,应该是融化在这个女人的爱里。
然而,又气又恨确实无奈,
保姆做的事儿,站在了“副妈”的位置,
不是真妈,对他像儿子但又不能完全作为对儿子的关爱。
然而她到底在庸俗里还是有一些明见。
比如买《山海经》,估计费了一番功夫。
万花百草葳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他是个好玩的充满童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