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想到此处的袁逢不禁心中叹息一番。
其袁逢对于二人都抱有极大的期望。以至于到了此时此刻,袁逢依旧在提点二人。
四世三公的传承,令袁氏规矩极其严苛。特别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更是宁缺毋滥。
毕竟袁氏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带领袁家一飞冲天的家主,而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就算袁逢不介意,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当个领导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如今的袁家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家族,闻名昭著的四世三公袁家早已与他关系紧密的人或家族形成了一个利益结合体。
在其的身后,站着袁家无数的门生故吏,组成了一个遍布大汉十三州的信息大网。
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
与其说是袁氏的目标,不如说是这整个利益团的诉求。
这就像北宋宋太祖的陈桥兵变,在那时,黄袍加身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肯不肯的问题。
此刻闻言的两个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抢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同时还偷瞄着自己对立的那个人。
望着这一幕的袁逢眼中露出一抹笑意。
众所周知,深思熟虑才是一个智者所为,如果冒然抢答,根本就是莽夫之举。可见自己的这两个儿子都是智者。
“父亲!吾先说!”
半响之后的袁术抬起头看着袁逢道:“吾以为,新帝刘辩虽十分出人意料的评定朝内之乱,其手段也是不凡,然奈何其生不逢时矣!大汉大厦将倾,绝难匡扶!现在十常侍与外戚,只能有一方存耳!”
袁术心里清楚,大汉先有黄巾大乱,后有鲜卑,匈奴,乌桓犯边,又有西凉的羌胡之乱,大汉境内更是盗匪四起。真可谓是内忧外患,民心尽失。大汉承平四百载,气数已尽,仅凭借刘辩一人根本就独木难支。重点还是什么?其手上无兵呀?
“恩。”
闻言的袁逢点了点头,袁逢脸上闪过一抹满意。
身为父亲的袁逢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这个嫡子,在这两年里袁术的确成长了不少。也懂得与那战功显著的汉文成侯,屯边大都督汤佐交好。
随后袁逢又将自己的目光转向长子袁绍,此刻袁逢眼中满是期待。
他望着这个庶子,其心里感慨万千。
有过骄傲,亦有过后悔。
他后悔的是什么?是他没能保住孩子的母亲,让孩子从小缺失母爱?
还是后悔没将曾经的他用高射炮…………?
这十分优秀的庶长子和那也较为优秀的嫡子让他内心十分纠结。
此刻的袁本初也察觉到父亲袁逢的目光,袁绍眼眸一闪道:“绍认为,为今之计应当联络三公九卿,凝聚成一股势力。加入到十常侍与外戚的争锋中,以获取最大利益。”
大家也很清楚,之前的时候,袁绍与何进大将军合计,俩人之间的联络十分紧密,之前还是袁本初向大将军何进献策的。
袁绍也看的很清楚,此时此刻,无论是外戚还是十常侍,都无法完全吃下对方。
如此一来,世家一系将成为其中那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其倒向那一边,都足以打破这个脆弱的平衡,彻底的动荡大汉。
“嘶!”
闻言的袁逢也是一愣。袁绍委婉的回答,令其心底一惊。袁逢心里清楚袁绍之所以能够有此言,必定是对当前时局认真研究过,否则其根本不可能说出这等言辞。同时府中之人也曾向自己汇报过,前些日的时候,袁绍经常出入大将军府。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袁绍早已完全倾向于支持外戚这一派!”
“恩!本初所言不错!”
此刻的袁逢思绪万千,随后便望着袁绍与袁术二人道:“汝二人之言皆实,老夫午时时分已令尔等之叔父前去联络三公九卿府上一叙。”
言罢的袁逢突然面色一厉道:“本初!汝尽快掌控中军一校,以作后备之用。”
“诺!”
…………
在袁绍离去之后,袁逢便沉默了,望向府门之外。其仿佛忘记了其嫡子袁术还在,便陷入了思考。
“父亲,您心中还是偏向于他吗?还是偏向于他们?为什么?为什么!”
此刻一旁的袁公路捏紧了双手,瞪起了双眼,眉毛皆竖了起来。其脖颈之上又显现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青筋,心中不停地喃喃道。
只见其默默的转过身去,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从他肩膀的起伏程度来看,他心中已经是………
他侧身斜视着身旁的袁逢,在那复杂的眼神之中,痛苦,愤怒和无奈不断的交织着。
你们谁体会过?
那让人敢怒不敢言的区别对待。
谁何曾内心不曾呐喊过: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想你的芬芳,想你的脸庞,想念你的娇艳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