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议论纷纷。
夏侯渊也忍不住停下马车,往济世堂的方向看去。只见济世堂的牌匾下,站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正在给百姓义诊。
济世堂的药童,端着一碗汤药,送到了一位妇人的面前。
妇人喝完汤药,躺在床上睡着了。
药童收拾碗筷,走进药铺中。
老妪拿起银针,开始施针。
“咦,老婆婆居然懂得金针之术。”
“老婆婆好厉害啊!”
“济世堂的老婆婆,真是好人呐!”
众人看着济世堂的老婆婆,赞许不已。
夏侯渊的眼底深处,闪烁着精光,说道:“这位老婆婆,倒像是江湖中人。”
“江湖中人?”
夏侯渊点点头,说道:“对,江湖中人。”
夏侯渊心中惊疑不定。
因为这个老婆婆的武艺,真的是很高强啊!这样的高手,竟愿意做一个店铺里的掌柜?
这是夏侯渊最无法理解的。
这是他无法想象的。
他也想不出,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和这样的一个老婆婆搅合在一起?
“这件事情,我必须搞清楚。”
夏侯渊咬牙切齿说道。
他对济世堂,更加关注起来。同时他命令护卫,暗中调查这件事情。只不过,夏侯渊的这些安排,全都落空了。那济世堂的掌柜和老妪,就仿佛凭空冒出来似的。
半年时间,转眼即逝。
夏侯玄、夏侯渊一行人,返回了阳城。
……
夏侯府。
夏侯渊独自坐在书房内。
他面颊消瘦,双目凹陷,神色憔悴。
夏侯渊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孩子该怎么办?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就挥之不去。
良久后,夏侯渊说道:“玄儿,你知道吗?父王这一生,活了三十五年,几乎从未有过牵挂。但这一刻,我的脑海中,却有一个孩子的模样,一直在脑海里盘桓。”
夏侯玄蹙眉,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爹,您是担忧哥哥吗?”
夏侯渊点点头,道:“你哥哥是庶长子,他的处境本就尴尬。如果他出事,我夏侯家的局面,只会更加的糟糕。我希望你们兄弟相互扶持,一起撑起整个夏侯家。”
“这些年,你大哥一直韬光养晦,努力读书。他一直想要出仕做官。”
“可惜,朝廷不给机会。”
“这一次我们回阳城,也让你大哥去历练历练。”
“你是嫡长子,是我的儿子,你应该承担重担了。”
“我们夏侯家,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你是男人,是夏侯家的长孙。”
夏侯渊语重心长的叮嘱,眼中尽是期盼之色。
夏侯玄听完话,心里很感慨。
父亲对他的期待,他非常的明白。
所谓的出仕,其实不过是父亲安慰的话。毕竟大哥夏侯宇,才华横溢,天赋极高。而他夏侯玄,资质平庸。所以,父亲才会把夏侯宇推荐到朝廷里面,希望借助夏侯家的影响力,让夏侯宇有机会做官。只是,夏侯家的影响力再大,也只能是在阳东郡,甚至是在南陵郡。至于京师,夏侯渊的影响力很小。
夏侯宇,终归要靠自己。
这个道理,夏侯渊是知道的。只是,他仍然抱有幻想。
毕竟,夏侯宇是他唯一的希望啊!
夏侯玄说道:“爹,你放心。等回到阳城后,儿子会督促大哥好好读书。只要他读书读得好,我们就会得到陛下的信赖,从而有机会入朝为官。只要入了朝廷为官,我们夏侯家,才有崛起的机会。”
夏侯渊闻言,颔首道:“玄儿,你有这份孝顺之心,很好。”
“爹,没别的事情,我先告退。”
夏侯玄说完后,转身离开了书房。
他回到自己的院落中,换掉衣服,便开始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