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一个十几岁身着戎装的英俊少年,围着一个同样身着戎装的青年,兴奋的开口了。
“舅父,我们马上就到长安了,也不知道据儿还认得我这个表兄不?”
听到少年这话,被他称作舅父的青年却皱了一下眉头。
“去病,太子殿下是皇后娘娘的儿子,和我们家没有关系,你这些话以后就别说了。”
对于舅父这样小心谨慎的样子,少年霍去病却并不在意。
“舅父你也太小心了,我就是私底下说说,又不会在外面乱说,更何况据儿的事情又不是秘密。”
听到外甥这些话,已经是青年的卫青就更加不放心了。
“就算事情不是秘密,也不能由我们口中说出来,要不然让人听了,还以为我们对皇后娘娘不满!你不会真的对皇后娘娘不满吧?”
闻言,霍去病顿时就不满的质疑起来。
“舅父怎么能这样想我?如果不是皇后娘娘给我们机会,我们哪能有今天?而且皇后娘娘雄才大略,就算没有慧眼识英之恩,去病也对皇后娘娘佩服不已。”
听到霍去病这话,卫青才算是欣慰起来了,“你是在这样想就好。”
霍去病终究还是年纪不大,哪怕已经战功赫赫了,却还有几分少年心性,又是对着抚养他长大的亲舅父,感情跟亲生父子之间也差不多了,不满也是一闪而过。
现在看到卫青这个样子,霍去病又好奇起来了。
“舅父,你见过皇后娘娘吗?皇后娘娘是什么样的人啊?”
虽然卫家算是由皇后陈阿娇提拔起来,不过卫家才到馆陶长公主府的时候,霍去病还没有出生。
等到霍去病长大,馆陶长公主府这个翁主就已经是皇后娘娘了,他还真没有见过人。
这些年来,关于这个皇后娘娘的传闻,霍去病尽管也听说过不少。
有人说皇后娘娘吕后再世,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一心一意在朝堂之上专权。
毕竟在窦太皇太后过世以后,皇后娘娘就开始掌权,对着那些上书牝鸡司晨的儒生,也是毫不留情,颇有几分吕后当初清除异己的模样。
也有人说皇后娘娘是难得的贤后,在天子沉迷于酒色取乐的时候,担起了大任。
天子沉迷于酒色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了。
男女脏臭都不管,只要是美人就不会放过,就连大婚之日都在与人鬼混。
等到登基以后,就更是一点儿顾忌都没有,每天都沉迷于女色之中,还说出过“吾可三日不食,但不可一日无妇”这话。
有着这样一个沉迷于酒色,一点儿天子责任都没有的帝王,要是没有皇后娘娘站出来掌管大局,还不知道这个江山会变成什么样子。
霍去病并没有真正和皇后娘娘接触过,想着舅父是因为救过还是堂邑翁主的皇后娘娘,才得到皇后娘娘的提携,便好奇的询问起来。
听到外甥这样问,卫青想着那个记忆中的天之骄女,似乎有很多话可以说,却又觉得无论什么词都辱没了如今的皇后娘娘。
最后只能用最简单的话回答道:“皇后娘娘是一个很好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皇后,你回长安,见过就知道了。”
………………
后记。
也不止卫青觉得陈皇后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皇后。
在后面的史书上面,对于陈皇后的记载,也是褒多于贬。
觉得她有吕后之才,却无吕后之恶,执政数十年,天下晏然。
在后宫,对待皇太后孝顺、一众妃嫔宽厚、一群皇嗣慈爱 ,担得起母仪天下四个字。
就算是天子母子受淮南王和淮南翁主刘陵的蛊惑发动政变,陈皇后也只诛首恶淮南王父女。
对待被蛊惑的天子母子,却也只是罢退居长乐宫,一应待遇丝毫不减。
在前朝,政令取百家之长,无论是墨家、农家、法家、兵家……,只要有可用之处,则取其可用之处。
对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减免赋税。
对外一改往日大汉对匈奴的退让 ,启用名将卫青、霍去病踏破匈奴,再无和亲之事。
在执政上陈皇后有着无人能够掩盖的功绩,在品德上陈皇后也无可指摘。
在掌权以后并因私心不重用外戚,而是以才干选拔人才。
陈皇后陈阿娇不愧于这个名字,活成天之娇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