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有眼疾,并不能看见竹简上面的字。
往常的时候,也是由其他人把竹简上的内容念出来,窦太后做出的决定,同样也是由其他人写上去。
现在阿娇的这个提议,倒是也不显得太奇怪,谁来做这些事情不是做?
只是在听到阿娇这话以后,窦太后却沉吟不语,并没有马上答应。
毕竟这个举动看起来不奇怪,可是窦太后却也不可能想的这么简单。
如果连这点儿敏锐都没有,窦太后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又怎么可能从天子手里分得不少的权利?
哪怕是母子,也没有谁会愿意把自己手里的权利主动分出去。
和亲生儿子之间是这样,对待阿娇这个外孙女,窦太后当然也不可能只有疼爱,完全没有作为大汉太后的敏锐。
实际上,阿娇一提出这个话,窦太后心里面就在猜测着阿娇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了。
并且窦太后也有几分头绪了,自然就不可能马上同意。
见状,阿娇便又继续说道:“大母,好不好啊?”
窦太后回过神,想着还真是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不过看到阿娇这个样子,窦太后心里面放心不少。
原本对于女儿一意孤行要把外孙女儿扶持上最尊贵的位置,窦太后是很不支持。
只是儿大不由娘,儿子、女儿都有各自的想法,一心想要促成这一门亲事。
两个孩子的父母都乐意,她一个人不乐意也没有用,反而还让儿女心里面都不满意。
没有坚决反对,却也不代表窦太后就不担心了。
看到外孙女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窦太后也就没有那么担心了。
她点了点头,“既然你想念竹简,那就念吧!”
……………………
……………………
……………………
阿娇在一旁,帮着窦太后把送过来的竹简都处理了,看着窦太后脸上明显露出疲惫之色来。
她就开口说道:“大母,您歇一会吧!阿娇就先下去了。”
“先不忙,我有话跟你说!”
只是窦太后并没有同意,反而开口把阿娇留下了。
阿娇有点儿疑惑,“大母,什么事啊?”
窦太后叹息了一声,才继续开口道:“一开始我就不同意你和彻儿的婚事,担心你们俩都高气傲惯了,在一起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现在果然闹出事了。阿娇,你和彻儿的事情,你究竟是怎么在想?”
听到窦太后是问这话,阿娇心里面倒是放心了。
她和刘彻的婚事闹成现在这个样子,肯定还是得解决,长辈询问本来就很正常。
于是阿娇便还是按照一开始的打算那样,气呼呼的说道:“刘彻都做出这种事了,我嫁谁都不要嫁刘彻了。大母,你就再疼阿娇一回,让天子舅父取消这门婚事!”
“阿娇,你真的是这样在想?”,听到阿娇这样说,窦太后脸就是一沉 ,开口质问起来。
阿娇心里面一紧,不明白窦太后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已经猜到她的打算了。
心里面担心,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做出一副疑惑状 。
她心里面真正的打算,肯定是对着谁都不能说。
“大母,你怎么这么说?我当然是这样想了。”
看到阿娇嘴里面还是坚持这个说法,窦太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开口告诫道:
“阿娇,我也不管你和彻儿怎么闹了。但是你要记着,万不可因为这些小儿女之情,就不顾江山社稷。”
闻言,阿娇不由得一怔。
她没有想到外祖母不但猜到她的打算了,还不打算管这个事情。
至于外祖母告诫她的这些话,就算外祖母不说,她肯定也不会这样做。
毕竟她和刘彻之间的恩怨,本来也没有必要牵连其他。
有窦太后的默许了,阿娇后面在长乐宫的日子就很顺利了。
哪怕后面因为天子病得已经没有办法统领朝政,又把刘策放出来了,都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