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是吧?待会儿你帮个忙,东来老弟的婚事儿能不能成,全靠你了,以后他们俩孩子满月,给你送红鸡蛋。”
徐东来老脸一红:“谢哥,别瞎说,眼巴前的事儿还没法子呢。”
“肯定有法子,咱们这样……”
商议完了,姚金玲脑子还是乱糟糟的,这个什么谢哥的,还真的是个人才啊!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胡同外面响起鞭炮声,一排自行车骑进来,车头都挂着红绸子,铃声叮叮当当的,来迎亲了。
亲戚们都堵在门口,看新郎官,等着要红包和喜糖。
院子里,于丽丽的母亲苏主任刚要出来看看,被姚金玲拉着道:“大姨,刚才做饭的师傅说肉不够了,今天的亲戚来的多了点儿,你看着怎么办啊?”
物资匮乏的年代,买肉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虽然这时候渐渐不需要肉票了,但是想买肉也得看运气,办喜事都是提前准备的。
“只要请你去找找关系,能不能买二十斤肉回来了,就是下午新郎上门来送亲,还要用的,不买不行啊。”
这时候的规矩,中午结亲,吃完饭新郎把亲戚送回来,丈母娘招待一顿,然后新郎再回自己家,一天的仪式才算完成。
苏主任犹豫:“可是新郎马上要来了,我得送送丽丽啊!”
“没事儿的,我让新郎等一会儿,外面那么多婶子拦着,且得闹腾一会儿呢,不会耽误。”
于家是女强男弱,于丽丽的父亲于建设没什么话语权,都是沈主任当家做主,沈主任也没多想,赶紧去买肉。
这边那么多人围着闹腾,她也没有看清楚新郎的样子。
接亲的都是年轻人,一个个壮小伙子,拿着糖,花生,核桃,栗子等干活,可劲儿的撒出去,孩子们都去捡了,人就散了一半儿。
跟着谢隋撒出去一大把的红包,都是一块钱一块钱的,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
“各位婶子们行行好啊, 别误了吉时,我多给红包,你们高抬贵手,让我们接走新娘子,感谢,感谢啊!”
“不行,一人最少给十个,不给不放行。”
谁家还没几个搅屎棍亲戚,看着谢隋好说话,得寸进尺要更多的红包。
“哎,沈主任的亲戚都是通情达理的,哪儿有不给红包不让接人的道理啊?十个没有, 两个,你们要是不满意,我们可要闯进去了啊!
大家都准备好了,跟婶子们比比力气!”
谢隋一声吆喝,年轻人摩拳擦掌,挽起袖子就要大干一场,一副要抢人的架势。
“好,两个,两个,赶紧的。”
婶子们慌了,真的冲进来,一个红包都没有。
就这样,红包开路,顺利到了新房,于丽丽拿着捧花,听着外面的热闹,紧张得不行,难道真的要嫁给苏宁了吗?
可是新郎进来,看到的竟然是徐东来同样紧张的脸,瞬间惊的两眼瞪得老大,“你……”
“丽丽,我来接你了,你愿意就嫁给我吗?”
谢隋踹他一下:“跪下,戒指,给新娘戴上戒指,求婚啊!”
“还要跪下?”
徐东平第一次当新郎,不知道这个规矩。
其实谢隋也是第一次,他是按照前世的习俗来的,单膝下跪求婚,给新娘子穿上红色高跟鞋,然后拜别了父母,上了婚车就算完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