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菀菀烙了饼,带了两壶凉白开,让他们带着当午饭,目送两人离开。
这次谢隋要去的是县城,镇子上是没有粮站的,此时粮食管控还很严格,都是公家管理,没有私人买卖粮食的。
还要交公粮,不是前世种田会有补贴。
张文峰赶骡子车也是好把式,这两块钱花的值了,还带一个车夫。
打听着到了粮站,门房老大爷伸出头问道:“干什么的?现在可不是交公粮的时间啊。”
谢隋上前,递上一根烟儿:“大爷,帮帮忙,家里要办喜事,急等着用钱呢,卖点儿粮食,能通融一下吗?”
石林烟啊!
大爷眯起眼睛,站里那些领导才抽得起,跟着谢隋又塞给他一盒,大爷的眼神马上跟看亲侄子一样:“你让骡子车在外面等,进去二楼找杨经理,他管着这一块儿。”
“哎,谢谢大爷。”
谢隋登记,找到了杨经理的办公室,典型的公家人打扮,白衬衣蓝裤子,肥肥的肚子撑的鼓鼓的,人到中年避免不了秃顶的命运,官威很足。
“杨经理好,我是榆树村的,卖点儿粮食,您看咱们粮站能收下了?庄稼人换点儿钱给孩子当学费呢。”
听听,在门口是办喜事儿,到了这儿就是给孩子赚学费了,谢隋一张嘴,谎话都不打磕巴的。
“这个……”
“您帮帮忙,也是支援国家建设了,现在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才有余粮啊,党的领导好。”
杨经理笑了,小伙子会说话,听着舒服。
上面也有粮食指标的,粮食是有多少收多少,不过很少人会主动来卖的,完不成任务会摊派到底下村子,粮站开车去收。
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
“小伙子觉悟不错,自然是收的,玉米一毛五一斤,小麦三毛八,但是要上等粮啊,陈粮不要。”
“肯定是上等粮,您可以过目的,太谢谢了。”
谢隋塞给他两盒烟,“下次过来,给您尝尝家里的土特产。”
“下次?”
“邻居家的小孩也要读书啊!”
杨经理哈哈笑起来,这小子怕是收了粮食来卖的,不过人家赚点儿辛苦钱,也没什么,国家鼓励个人经商,他也该支持的。
“我给你写个条子,给仓库的人看看,下次直接找他们吧。”
“谢谢,太谢谢了,有您这样的领导,是咱们老百姓的福气啊,您要是不升官,天理不容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出来的时候,杨经理亲自送他出门,对当官的来讲,没有什么比升官更好的祝福了。
谢隋美滋滋,一斤玉米能赚两分钱,看着不多,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一千斤就是二十块了。
小麦能赚三分钱,一车能拉一千斤左右,也就是说一趟最少能赚二十块。
足够支付骡子车的费用,还有剩余,这个只是捎带,大头还是罐头赚的钱。
到了仓库,塞了一盒烟,顺利过了称,然后开了条子去会计处结账,这次都是妇女,谢隋就发挥嘴甜的本事,最得妇女们喜欢,烟都省了,顺利拿到了钱。
“下次给姐姐们带糖来啊,今儿不知道这么多姐姐在呢,没准备。”
“好呀,姐姐等着啊。”
“必须的,姐姐们再见。”
等在外面的张文峰,谢隋这么浪,他媳妇儿知道吗?
“走了,傻看着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