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折在此地,
你那还在汉中的母亲都要与之永别了。倒不如趁着洛阳南边的门户还未关闭,直接回道汉中去。你看如何?”
离开洛阳?
突然听到这样一个和外头的气氛迥然有别的选择,刘协不由怔楞了一瞬。
但细想之下,他又无法对于养父的选择做出任何的指摘。
是啊,他们本就不是洛阳定居之人,只是前来暂住的,那么在即将到来的战祸面前,养父选择想要离开此地,乃是对他这等黔首来说最为正确的选择。
人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怎能说这是什么不义之举呢?
可对刘协来说,眼下的局面让他实在是无法安心离开。
许攸能看得出刘虞在那封罪己诏中所透露出的负面消极情绪,一向敏感且聪慧的刘协也同样可以!
刘虞……可能不想做那个天子了。
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个天子了。
这和董卓之乱后的长安刚失去了他刘协的情况一点也不一样。
他不在,乔琰还能前往幽州将刘虞给迎接回来,以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天子坐镇长安,来换取到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无论是对谁来说都有好处。
可此时呢?
若刘虞真是因病重、杀子二事,已不堪再承担起这大汉王朝的负累,谁能代替他的位置呢?
这不是这么简单的人员更替!
前有刘扬对乔琰做出的意图夺命之举,刘协甚至不免怀疑,这位自年少时期便为大汉奔波的权臣,是否还能有这样的心情去再扶持一位天子坐于皇位之上!
如果换成是他的话,只怕是没有的。
而在前有流言后有内宫刺杀的事实面前,她就算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刘协也觉得不能对她做出任何一点指责。
人都是会累的,乔琰南征北讨从无败绩,也只是个人而不是神。
可这对于本就一分为二的大汉来说,简直是一件过于可怕的事情!
如若局势当真演化到了这种最坏的情况,又哪里是什么让长安朝廷的势力全部归并到邺城朝廷去就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更不是让荆州牧刘表接过刘虞卸下的重任便能够让局势好转的。
在刘协于民间生活的数年间,他本就不是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
在他前往洛阳以来的数月间,他更是已从所见所闻中看出了一个答案——
无论是刘辩还是刘表,都还远没有这个担负重任的能力!
那该当如何办?
刘协自认自己也不是那个可以救世的君主,就算他能够自证身份,也让人忽略掉他的面上疮疤,可当他知道民众的种种难以实现的诉求后,他比昔年高坐于天子位上的时候还要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
这个位置太重了。
重到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甚至可能不是如今还活着的任何一个刘姓宗室能够承担得起的!
就连昔
日曾经对徐州北部百姓有着活命之恩,
乃至于得到了民众拥戴的刘备,
都会在这出刺杀大司马的行动之中充当了一个何其糊涂的角色,其余人等又能做些什么呢?
“愣着做什么?去收拾行李吧。”刘协思忖之间,养父忽然往他的肩膀上拍了拍,打断了他的思绪。“幸好我们还观望着洛阳的情况,也正在积攒钱财,没将你的母亲给接到这里来,现在还省了点麻烦。”
“如果快的话我们明日就动身启程。汉中虽然不比洛阳繁华,但有那秦岭群山的阻挡,起码不容易被人给攻入。”
这话说的实在不错。
汉中、蜀中这些地方若是真有战事发生,便如同乔琰进攻那两处的情形一般,大多只是对其中的县城做出占据,像是刘协他们此前生活的竹溪那地方,只怕要等到出现易主的情况后才会被知会到。
这样的地方,要想保命的话,可不知要比洛阳容易多少。
但在刘协含糊地答应了一声后朝着房中走去的那一刻,他心中并没有一丝一毫回返到汉中去的喜悦。
即便……在他刚来洛阳的时候,他确实是想走的。
当时的他怕会有人将他的样子认出来,将他给重新拉到那个泥潭之中。
当时的他也怕他的身份会给他的养父母带来什么巨大的麻烦。
可当他在聆听着那出对于昌言的辩驳,当他翻看着乐平月报在元月刊上对于此书的解读,当他置身于这个民众声音汇聚的洛阳之时,天下大势的变革征兆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此刻倘若做出什么躲避的行为都有一种难言的负罪感。
他姓刘,曾经是高居天子位的存在,是他的父皇钦定的继承人。
汉统就算不能延续,他也有这个责任让其在他的手中,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
刘协咬了咬牙,一把翻开了他的被子,将藏匿在其中的传国玉玺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不!他还不能走。
他要往长安走一趟!
带着这枚从枯井中翻出的王朝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