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公主作为大兴和亲西凉的公主,本是和平结盟的象征,这些年大楚忙于平定四方,无暇顾及四周的动乱,以至于西凉趁虚而入,南下打劫,不过这种现象在大成公主扶持十三王子上位后有所缓解,十三王子认为大楚兵强马壮,非西凉一国之力能匹敌,需与之修好,世世代代为友盟。
起初西凉可汗不愿随了十三王子的意,就此罢免刀戈,他想大干特干,成就霸业, 只不过,在大楚的兵力打击下,可汗吃瘪,终于吸取教训,赞同了十三王子的提议,不再骚扰大楚边境,休养生息。
西凉和大楚就此进入了一种平和状态。
如今,大楚换了新的皇帝上位,西凉也有了继承人,可谓是换了天地。
云祁连要接回大成公主,朝臣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反对者想法很简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亲公主既到了西凉,就该一辈子待在西凉,为故国人民的和平而继续生活。一旦再起战乱,将会是千古罪人。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和亲公主吃苦受罪,他们就是视而不见,非得逼着一个弱女子为了所谓的和平而牺牲。
云祁连很不耻这种用女子换来和平的行为,对于他这种强权帝王而言,给番邦小国卑躬屈膝、谄媚讨好多么丢脸啊,大楚男儿千千万,难不成就怕了这区区西凉吗?
因此,云祁连当下决定,立即接回大成公主,公主为国为民,辛苦操劳,应归国颐养天年。
在云祁连的坚持下,那些反对者不再多言。
荀安乔见此抿了抿唇,前世这帮老古板也是用一模一样的话反驳了大成公主恳求归国的奏章,并威逼着她必须一辈子守在西凉,认为她是公主,受万民供养,理应做出牺牲,一国表率。
话说得好听,还不是懦夫行为?只想着用一介女子的生死躲过上战场的机会,哼!
自古以来,和亲的朝代那么多,也不见何时换来了永久的太平。大成公主能平安回国,那是最好的选择。
云祁连是说到做到的人,下朝后,他安排了鸿胪寺的人与工部官员,要求在京都打造一家公主府,顺带接待大成公主归国。
至于派去接回公主的使者团队,云祁连很快想起了宁予真。
宁予真对大成公主的一片心意未曾瞒过云祁连,这对于云祁连而言,也不过是成人之美,举手之劳。
宁予真心仪大成公主,云祁连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于是下旨,封护国公宁予真为正使,出访西凉,接回大成公主。
在接到这道诏书后,宁予真喜不自胜,他能光明正大地与王若芳碰面了。
“表哥,恭喜你啊,心想事成。”
等大成公主归来后,宁予真策划着举办一场婚典,以便圆二人多年夙愿。
“公主这些年不曾忘了我,她也很想我,她在西凉可汗那儿过得不如意时,常靠想着我度过苦日子。她心中唯一的支撑只剩下了我。”宁予真记起大成公主托人捎来的口信,上面的字字句句,倾诉了多少血与泪。
王若芳父亲王丞相已去世,母亲也在她和亲后,郁郁寡欢,病逝了,家中的兄弟一个死在了战场上,另一个是出家为僧, 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转眼间阁楼坍塌,四散奔去。正因如此,王若芳前世死在西凉时,那是孤单凄凉,无依无靠了。
“表哥,你与公主要好好过下去。公主的身份摆在那里,朝中一些小人说不定会看你不顺眼,弹劾你越位逾矩,大不敬,到那时候,你要以公主的心情为第一位。”
秦衡光眉宇间隐有忧虑,宁予真升官发财,眼看着要迎娶公主,难免朝中嫉妒的小人得跳出来反对了。
没办法,王若芳是大兴的和亲公主,哪个人会娶前朝的和亲公主为妻子呢?说出去了,宁予真承担的风险很大,但远远比不过对大成公主的批评责骂。
“若芳与我好不容易有机会能长相厮守了,我是绝不会松开她的手,也会竭尽全力保护她,不被欺负。要是有人反对我们在一起,大不了我辞官归隐,与若芳一起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宁予真一脸坚定道。
原本他归顺大楚主要是想用一身功名换来大成公主的归国,并不是多么渴望建功立业,贪图名利。要真被唾骂中伤,大不了,他带着王若芳一道回楚州去,过着逍遥快活的二人世界。
朝中有秦衡光韩通等人在,有没有他宁予真,照样不成问题。
没想到宁予真会愿意用辞官的代价,只愿和大成公主结为夫妻,秦衡光荀安乔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表哥,只要陛下站在你这一边,那些小人便不敢多说什么,不过,”荀安乔提议说,“公主未必不会多想什么,到那时候,你与公主暂时离开京都避开纷争吧。”
王若芳是善解人意的姑娘,她肯定不愿意见到宁予真为了她辞官的,毕竟那是宁予真拼了一身的伤才有的荣誉。外界的流言蜚语她不得不多点考虑,谁让她是和亲公主?但凡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是非曲直。
“成亲后,我会带着她去楚州看看去,顺带拜祭一下王丞相。”
王丞相走得早,身后儿孙又相继离去,他的墓地处于无人管状态,一片荒凉。在宁予真接管后, 那里年年都有人负责扫墓守墓,风景也好,王若芳回来后,自是要去拜祭的。
秦衡光荀安乔对此无异议。他们两个知心人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做吧。
……
宁予真率领一千人的队伍,受旨出使西凉,等他回到京都时,已然是三个月后了。
那个时候的京都火热难耐,定国公府放了冰盆,稍稍降温,可荀安乔仍觉得焦躁不安。
“乔儿,你这脸色越来越差了,是不是又闹你了?”秦衡光看了看荀安乔怀中抱着的婴儿,很是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