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苏氏兴冲冲的跑进大姨婆的房间。就哭诉道:“娘,你可要帮帮咱们的金蛋呀。”
苏氏这一哭喊,吓了大姨婆一跳。忙问道:“怎么了?”
“娘,你可要帮帮我们家呀,二弟家自从分家后,就和咱家生分了,这次又得了赚钱的活计,都没有告诉他大哥。”苏氏哭诉道。
“赚钱?谁赚钱了?”
“二弟家呀,铁蛋看到二弟带回好几吊钱呢。咱家金蛋今年都13岁了,过两年就要说亲事了,二弟家就只有两个姑娘,不用在意,可金蛋不一样呀,那是要传续香火的,二弟要是有了赚钱的门路,那也不能忘了咱们家呀,再说了,娘你还在呢,二弟家可不能忘本,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苏氏说道。
大姨婆被苏氏说的糊里糊涂的,决定去二儿子家走一趟,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大姨婆来到马海家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开心。因此也很是好奇,找刘氏说了一会子话后,就问道:“你嫂子说你家有了新的赚钱门路,是咋回事?”
刘氏对于婆婆到来隐隐有些猜测。看到婆婆终于问了出来,也就直接回答道:“就是前几天,在院子中晒得那种红色的小果子,那是一种药材,卖给了镇上的宝和堂,家中得了几吊钱。”
大姨婆非常震惊,惊讶的问道:“那东西真能卖钱?那怎么”有心想问一下,怎么不带着金蛋家一起干,始终是有点说不出口。
刘氏看出大姨婆有些为难,就解释道:“这件事情还是如歌丫头发现的,她说那是药材叫枸杞,要和桃花一起摘了卖钱,我和孩子她爹也是想着帮着桃花摘一些,能卖就卖,卖不了也就浪费点力气的事。”
听到刘氏的解释,大姨婆高兴起来,不是有意的的就好。
想到柳如歌家与大儿子一家的事情,也不怪,小儿媳妇没带着苏氏一起干了。
同时知道这东西山上野生的也不多,今年也就卖这一趟,还有些惋惜
大姨婆回到家后,看到苏氏说道:“那就老二家的桃花和如歌一起采的枸杞,镇里药铺收的,山上的数量也少,也就卖一次就完了,不是长久营生。”
听到和柳如歌一家有关,苏氏更是气闷。
铁蛋给苏氏带回情报后,一直等着娘的奖励,于是就问道:“娘,你给我钱,我要和货郎买糖吃。”
苏氏听到,更是生气,抓起铁蛋,就在屁股后面拍了两巴掌。
“哇哇哇哇”马家传出了铁蛋的大哭声。
与此同时,村中陆续有人知道柳如歌这几家卖药材的事情了。
平口村不大,就算平时再小心,也会被别人发现。后面更是知道山上的小红果能卖钱了,村民更是议论纷纷的。这里面最大的功臣就是王婆子了,他儿子那天回来后给她描述了一下,虽不知具体赚了多少,那也是赚了的。于是有意无意的和村人透露一些信息,甚至还夸大一些。
于是各种酸言酸语对准老柳家。
有的人家仗着和马海家关系好,还来询问过几次,马海觉得这样不是办法,于是来到了柳如歌家。
此时,柳如歌一家也都在,马海就问道:“如歌,咱们卖药材的事情,村民都知道了,有几家更是来直接问我了,我搪塞过去了,但这样也不是办法,大家邻里邻居的,不能因为这事情坏了感情。”
柳如歌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影响。于是就对马海表舅说道:“那就告诉他们这个药材,晒干了可以卖钱。谁愿意去就去呗,咱们也没拦着他们。”
马海离开后,柳如歌想了想,还是要去村长家一趟,说一下此事,否则村中一直议论这件事情也不好。
老村长这几天也听说了老柳家卖了药材的事情,对于村民的反应,也是理解,毕竟都想赚点钱。
但赚钱靠的就是自己的本事,那草那果子一直长在山上,谁都没去采,一看到别人卖钱了,又眼红上了,村长对这样的人家很是看不上眼。
柳如歌来带村长家的时候,村长正坐在院中老树下抽旱烟,柳如歌上前打招呼道:“村长爷爷,我又来了。”
村长没有起来,缓缓地吐出一口烟后,问道:“你来我家有啥事?”
柳如歌想着要怎么和村长开口,在她看来卖点药材就是个小事情,没想到各家的反应会这么大。就说道:“村长爷爷,我是来说我们卖药材的事情的。还有现在村子里对我家有一些不好的言论。”
老村长放下旱烟,看着柳如歌,说道:“不必在意那些流言,他们原来也不认识草药,只不过是嫉妒心在作祟罢了。草药都长在山上,谁有本事谁就去。”
柳如歌赞同的点点头,想了想后开口道:“村长爷爷,那我把我知道的其余几种草药,教给村中的孩子吧,以后上山的时候遇到可以采一些。也能贴补家用。”
听到柳如歌这么说,村长很诧异,就问道:“你真的愿意?”
柳如歌肯定的点点头,回道:“是的,我愿意教大家辨认,只是我也只认识几种而已。”
村长很是满意柳如歌的大度。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平顺下来,不在有人继续盯着这件事情了,毕竟药材也不是到处都是,哪有那么多,各家还是要过各家的日子。
感兴趣的小孩子,想着明年可以去挖,贪玩的孩子根本就不想记。
柳如歌也无所谓,她这样做只是不想让村民孤立自家。要不是为了家人,她都想离开这里呢,谁还会介意那些个酸言酸语。
现在已经快进入深秋了,采药材的事情只能等到明年的时候在干,这个结束后,还可以想其他的赚钱法子。
家中有银才能心中不慌
看来下次进山可以试着拿箭好了,虽然准头还差一点点,多多练习就好了。